地雷在战场上是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之一,它制造成本低,方便快捷,使用时埋设非常简单,可以事先埋设在敌人必经的道路上。因此,在各个战场上,各交战双方,都大力使用各种地雷:防步兵地雷和防坦克地雷,对防御的一方使用比较普遍。
因防守方要阻止敌军的大力进攻,这就需要运用各种手段,包括设置各种障碍、障碍物,布设地雷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苏联的卫国战争中,1941年底,在“铁甲钢拳”行动,“潘菲洛夫28勇士”,苏军第16集团军第316步兵师,第1075步兵团28名战士,面对德军精锐部队的猛烈进攻,在全师大部分战士已经牺牲的情况下,顽强抵抗,在14公里的正面上,埋设了15000枚反坦克和防步兵地雷,他们坚守阵地,坚韧沉着的战术对抗,残酷勇敢的搏杀,因兵力强弱悬殊,寡不敌众,最终全体战士壮烈牺牲,也成功迟缓了德军向莫斯科的推进速度,为卫国战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防坦克地雷主要的作战方针:是在平原上,便于大型机械化部队机动作战时,面对强大敌人的机械化坦克部队,步兵轻武器就难以发挥作用,这时防坦克地雷就担当主角了,可以在敌人主要的作战方向上,大量埋设布置防坦克防步兵地雷。
如果是在丛林或山地,丘陵地带,不便于大型机械化,坦克部队不便行动的地形上作战,那么防坦克地雷就别无用处了。这时,就是防步兵地雷派上用场,大显其威了。
在自卫反击战中,越军就大量埋设和使用防步兵地雷,防坦克地雷只能在主要道路上,在谅山市通往禄平县的公路上,越军就曾经埋设了防坦克地雷。
防坦克地雷有两种,一种是铁壳,一种是塑料壳(可防工兵探雷),地雷内装十公斤装药(黑索金和黄色炸药),属于高级炸药,引爆时可以炸掉坦克履带,杀死坦克里的乘员,炸烂汽车,威力比防步兵地雷大几十培。
我380团侦察英雄陈锦超烈士,在禄平通往谅山的四号公路上,就是遇到越军埋设的防坦克地雷,被炸当场牺牲的。
陈锦超,1968年入伍,任陆军127师380团特务连侦察参谋,广东省斗门县上横公社人(现属珠海市斗门莲花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