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尖所指之处竟是一只枯瘦干瘪的手指,在其手指之上缠绕盘旋这一丝细小的浑浊水流,如小蛇一般灵动又尖锐,正是黄衫女子当初所使的黄泉指,赵凡尘用尽全力想要将手中长枪再向前刺进分毫,可却只能在这一指之下未进分毫。
画面似乎就定格在这一刻,枯城的风仿佛一只围绕着两人打着一个又一个的漩涡,赵风尘知道自己败了,可正是此败却又恰恰证了自己道,无论是老妪的三问还是赵风尘自己所想走的路,他都用行动来做了最好的诠释,这是少年的道,正是那抛开前世,今生,来世的三世之解。是那此生修行,唯有我道,何惜一战的念。
少年沉着,此等画格之下,那神秘的老妪首先打破了这片寂静,悠悠说道:“你一步踏咫尺,六步即天涯,一步咫尺,六步天涯,这咫尺天涯你过得,其后便是至人,至坤,至乾三步,此乃天地人至极之道,非现在的你可以踏足。”
少年不语,只是倔强,眼前老妪定是超越此时自己认知的存在,她的话不错。
“不过此刻咫尺天涯之下,你已然不错。”
“至人,至坤,至乾。”少年终于出言,此番第一次言语,只是不断地呢喃着这六个字,仿佛这六个字就是他的一切。空中荡起诵读悟道之声,直至少年浑身脱力昏厥过去,口中依稀还能听到那六字至理,三则至道。
终究是少年,终究是痴儿,终究在这一生中要执迷一次。
而老妪似乎是身化万千,又似乎是带着整座枯城虚空挪移一般,出现在踏桥而来,惊慌失措的一个又一个修士面前,千年三问,百般答复。踌躇的不知,软弱的一剑,犹豫的一拳,退缩的一枪,总是少了那些惊才艳艳,少了那份一往无前,更少了那丝精妙绝伦。
“不可不可,大谬,妄论。”一句句的否定,一个个修士泯灭在老妪的一指之下,断送黄泉。
老妪问的意兴阑珊,杀的却是兴起,经赵汐,图天,剑客,赵风尘四人之妙,再其后皆是索然无味,老妪此三问,皆非是大善之问,更非是大恶之问,老妪只是想问出一缕平淡的道则,世间的规律。这是老妪被困于这无数岁月中的沉淀,这是对命理的质疑,赵汐,剑客,图天,赵风尘非是给出了至道之解,而只是坚定了自我的道,老妪经此岁月之痕,老妪看着如此后辈,心中缅怀,更添欣慰。这是长者的风度,同样是长者的喜悦。
老妪本善恶难定,凭心而行,在此无味之下,便是多了许多的不耐其烦。
“罢了,罢了,这后世之修倒是多了这些平庸之辈,此生便去了吧!其后自有黄泉之渡。”老妪何等人物,大失所望之下便是拂袖挥手。
轻声呢喃之下,老妪的身影在一处处淡化而去,随她而去的还有这座不知名讳的枯城,这一切全当没有发生,就这样再次的掩埋于世间一角。存活而留的修士看到周身事物的虚幻而去,暗自庆幸之下多了些惊疑不定,这一路上的光怪陆离即便是此间修士怕是一生都未曾经历。枯城老妪消失,各处通道打开,无处抉择之下,便都随遇而安,逆来顺受。无奈的进入其中。自此过得奈何往生之桥。自此枯骨长埋于此的修士不知多少。无尽幻林,无间之界,阴阳洪炉,黑光杀机,往生石桥,皆是殒命之地,大浪之下,冲刷这无数孤魂骨骸,此次之行,皆是印证此地大凶。
枯城后路,为未可知,但其必然更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