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朝会上朱由校就是吉祥物一样的存在,哪怕下面的大臣吵翻了天他依旧面带微笑的看着群臣表演,哪知今日朱由校却会声色俱厉的训斥杨涟!
杨涟明显没有做好心里准备,在他看来在自己的强势下皇上无论如何都会做出退让的。
“臣…臣…绝无此意!”杨涟能再说什么,难道他敢说皇上的仁政不对甚至说因为颁布这个仁政没他的份让他心里不爽了?
“哼!”朱由校冷哼一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然后伸出手指指向朝中大臣高声说道:“朕乃天子,上承九天国运,下系黎民千万,不过就下了一道圣旨还需要有人说三道四?”
朱由校大袖一挥坐回龙椅上继续说道:“诸位…你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我大明的安定繁荣上去,而不是为了那一丝可怜的名声专门去做那些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的事!”
说完后朱由校头也不回的走出大殿。
“退朝……”曹化淳高呼一声便急匆匆的转身跟随朱由校的脚步而去。
大殿内的群臣此时陆续的朝着殿外走去,而杨涟此时面如死灰的站立在原地。韩旷走到杨涟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叹道:“文孺,朝廷的天变了,我们要好自为之!”
杨涟抬起头用通红的双眼盯着韩旷问道:“象云公,这到底是为何?难道我大明真是气数已尽?”
韩旷却轻声说道:“文孺,你不是众人皆醉你独醒的屈原,皇上也不是昏聩的楚怀王,也许我们应该好好的重新认识一下我们的皇上了……”说罢韩旷也不再理会杨涟独自走出了殿外。
回到寝宫朱由校依然是阴沉着脸,他本想愉悦的收买一波民心,想不到就这样一件仁政都有不长眼的东西想跳出来说三道四!想要振兴大明就得把大明朝堂变成自己的一言堂,因为历史早已经证明靠着这群酒囊饭袋的搞法大明公司迟早得破产倒闭,所以朱由校现在需要的不是什么千古名臣或者能臣干吏,他需要的是像魏忠贤这样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人。
朱由校之前用收取商税这件事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试探,结果自己亲自安排下去的事情竟然就这样不了了之!今日颁布个政令又有人跳出来说三道四,可见现在任何一件事情放在朝堂都不可能快速有效的进行!
如果现在是太平盛世也就罢了,自己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快快乐乐的做太平天子。可现在是什么时候?按照历史的进程大明仅有不到二十年的气运了!(南明弘光政权就是渣渣,不算正统)
之前朱由校只想一门心思先找到个赚钱的门路再考虑军国大事,现在他终于可以沉下心思好生思索起来,当下放眼整个大明除了自己身边这几个太监和锦衣卫对自己忠心耿耿外,其他的大臣到底是忠还是奸他心里实在拿不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