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郡城里,林婉儿和萧文早就结束了文斗,此刻三女一男正在进行一种新颖的文字游戏——对联。对联是世上最神奇的文字游戏,文学性与趣味性在此完美结合,小到简单对称,大到阴阳互补与转变,其中的哲理难以道尽。华夏文明追求秩序与和谐,只有秩序形式的美才能成为主流,对联的诸多限制,例如词性和词义的对仗,意境衔接的要求,只会给对联带来更多的乐趣,一些千古绝对总是让人拍案惊奇,古人层层束缚下衍生的快*感由此亦可窥一斑。
唐向薇和萧文一开始就被对联吸引了,她们擅长的领域不同,这样对起来更有乐趣,当萧文被唐向薇刺绣领域的上联难住时,关芸也忍不住利用军事领域的相关概念对出了下联。婉儿百无聊赖地听着,与她们三人的兴致融融形成鲜明对比。
问女何所思?时间回到先前与萧文的文斗,其时婉儿不占优势,她的文学素养远不如萧文,即便把唐诗三百首全背出来也弥补不了,再说各种风格意境的诗凑到一起实在太奇怪了。令婉儿始料不及的是,九步成诗对萧文没有造成多大的困扰,甚至他尚有余力,咏花咏景咏美人,隽永文雅的小诗对他而言与喝水无异。婉儿一连“背”了三首李白的诗,赢得了萧文的敬佩和唐向薇的喝彩,但是她心中有数,唐诗无论是格律还是风格都与这个时代不太搭调,作出一两首还可算新奇,要总是作出这样的诗肯定会被人怀疑基本功,第四首诗婉儿开始犹豫,记忆中唐宋元明清的诗一首首快速掠过,九步约等于十秒,若非她的思维速度,十秒能想起五首就不错了。
“这位小兄弟,莫非你就是楚国二王子——风骚公子萧文。”
婉儿的思绪被打断了,她和萧文的对话稍微用内力限制了,不会散得很开,所以一般路人听到的是变了形的杂音,且不管出声的人实力如何,婉儿当场就嗤笑了起来。
萧文不好意思地看了婉儿一眼,对说话的路人道:“前辈过奖了,风骚二字愧不敢当,这个名号只是儿时玩伴的戏言,晚辈从来不敢当真。不知前辈尊姓大名?”风骚在古代代指文学,是很大的赞誉,萧文以为婉儿笑他太过自负。
“老夫熊斌,萧公子太谦虚了,公子的文采肯定不是天下第一,但风骚这种词用在那些一把年纪的老头身上肯定不合适,恕我冒昧,你们九步成诗的事我都听到了,曹子建已逝,若是公子不风骚,年轻人谁人敢风骚?”熊斌是个普普通通的白须老头,给婉儿的感觉不是很强大。
“前辈太过奖——“
“哈哈哈——”婉儿毫无形象地笑了。
“小姑娘,你笑得这么粗野,真对不起你的好面孔,先说作诗的速度,萧公子三首诗总共用时二十三步,而你每一首诗都是在最后一步才堪堪作出。”
步数由唐向薇数,数到九作不出诗就算输,婉儿年龄比萧文小七岁,要是速度比萧文还快难免会骇人听闻,她故意等到最后一步才开口,这样还能营造一种紧张效果,英雄不都是最后一秒才出场的吗?装逼还没装过瘾,一个旮旯里钻出来的老头就来打脸了,婉儿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
竹林七贤中的阮籍习惯用青眼表示尊重和喜爱,用白眼表示鄙视,熊老头怎会不知婉儿的意思,“哼!”白胡子被气流卷了上来。
“作诗快至少说明文思敏捷,撇开这个不谈,萧公子的诗在质量上也略胜一筹。”
“我草——才不敢苟同。”林婉儿差点飙出了脏话,这老头哪壶不开提哪壶,就萧文那水准,也就华丽丽堆叠一下词汇,整一个古代版小四,侮辱她不要紧,不能侮辱李太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