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被扭曲的世界里,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堕落和进步,或只在一念之间。
成人世界的无耻和无忌在其中也得到极端显现。“援交女生”中,卖淫的竟然有未满14周岁的幼女。那些“重口味”的买春者,怎么能对幼女下手?不过从官员林嘉祥猥亵幼女的案例来看,法律规章对懵懂少女的保护显然存在着缺位。法律不能令行禁止,嫖客们便百无禁忌。
自尊自爱,自重自强,成人的世界对于孩子除了只剩下这些口是心非的说教,还有什么?出卖尊严、出卖灵魂、出卖自由,留给孩子的或许是丰富的物质,但却只剩下一副空洞的精神躯壳。成人的世界精神荒芜和尊严丧失,正是引领着“援交少女”踏入价值迷途的罪魁祸首。只有捡拾起大人世界的耻感和尊严,只有把教育和引领者的灵魂救赎出来,才能实现对孩子的灵魂塑造。[详细]
青少年的幸福观出现危机,奋斗目标发生扭曲,并不是今天才发生在这些援交少女身上。两年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开展了一项主题为“你正在为什么而奋斗”的在线调查,9844名参与者中,84.3%的人确认自己“正在奋斗”。而人们眼中的奋斗目标排名比较靠前的依次为“房子和车子(53.5%)”“更理想的生活(44.0%)”“成为有钱人(43.70%)”“找个好工作(23.9%)”。显然,金钱和物质在当今社会中已成为最重要的成功标志,而任何一种可能的方法,包括援交,只要能快速挣钱,都被功利地认为追求个人心目中“幸福”和“好生活”的“正当”手段。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或者好生活是一种进行中的生活方式,一种以德行为目的的行为。“那最为平庸的人,把幸福和快乐等同,因此,他们以生活享受为满足。”“很明显是一种奴性的生活,然而却显得蛮有道理”。对于今天大多数追求幸福的中国青少年来说,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两种更高的幸福是他们想都没有想过的。援交少女让人们看到,最低层次竟然可以低到什么程度。在这个极低的层次上,“幸福”完全受人的自然欲望支配,变得完全不受羞耻和其他道德观念的约束。[详细]
著名犹太心理学家弗兰克在总结人生时说:对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趋乐避苦,而是在乐或苦中看到价值意义”。“羞耻”便是一种被人类普遍认为重要的价值意义,这又恰恰与性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人生活在一个有约束的世界里,不能百无禁忌,习俗道德之所以有权威,是因为大多数成年人自觉地遵守它,而这对青少年有好的示范作用。但在一个失去了禁忌约束的社会里,习俗的道德与个人的羞耻都失去了依据,当下太多的成年人沉溺于物质享受和声色之乐,这种表面上的奢化甚至经常被误读为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中国人“幸福指数”的提高。
在完全被金钱和自然欲望支配的世界里,人们往往对幸福不能形成正确的观念。这并不是说他们不能感觉到某种幸福,而是说他们的幸福感会被极度扭曲。这种扭曲被认为幸福是基于达到个人“需要”的某种满足程度。满足了就“快乐”,反之则“痛苦”。而一份有尊严的生活,显然并非只有“快乐”和“痛苦”两个定义。而给孩子们一份有尊严的生活,成年人要首先给她们打造一个有尊严的社会。[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