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天佑屈指计算:“630元零8分,除去饲养成本100元,人工费除外,纯获利530元零8分。”
“赚了这么多?”王丽娟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或是龙天佑算错了。
“没有错,须知道,读初中时,数理化是我的强项,老师还赞我是数学奇才。”龙天佑不无骄傲地说。
饲养第一批鸡初尝甜头之后,过了三天,又逢圩期,龙天佑又到天河圩市购买了第二批鸡苗。
这一次比笫一次增加了1倍,共200只。
养了3个多月,肉鸡上市,又赚了5倍多!
第三批鸡苗,龙天佑一下子购回了1000只。
很显然,现有的场地、环境、人员等有点不相适应了。
于是,龙天佑在那片树林里扩大鸡场规模,雇请他师父的儿子龙小伟和村里的龙木星、龙木辉3人前来帮手养鸡。
看到鸡场的发展如此的蒸蒸日上,龙天佑索性让王丽娟放弃种田,加盟到专职养鸡之中。
鸡场扩大生产规模后,龙天佑就旗帜鲜明地确立:以“造福乡亲、科学发展”为其座右铭。
龙天佑想:养鸡要成功,必须在掌握技术上下功夫。
他认真阅读、钻研《鸡病的防治》等有关书籍,并结合实践,细心研究养鸡技术。
为了探索鸡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他常常废寝忘餐,有时通宵达守在鸡舍房观察鸡的生活状态,发现病疫苗头,立即解剖研究,采取措施,着力防治。
在防治鸡病的同时,他还经过反复摸索,掌握了小鸡、中鸡、大鸡的饲料配制,使每批鸡不但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而且饲养期一般在50天左右即可上市,每只重4至5斤。
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加快了生产周期,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龙天佑在发展养鸡的主战场上,首战告捷。
一年来,饲养的5万多只鸡未发现烈性传染病的侵袭,上市率达九成以上。
……
埋头在鸡舍里养鸡,只是办好鸡场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市场信息,搞活产品流通。
从养鸡到卖鸡的全过程,环节多,变化大,每一环节都受到市场严格制约。
要想养鸡致富,还要善于经营,注重市场信息。
龙天佑深入到开平、广州、肇庆等地市场,调查人们对肉鸡的需求。
通过调查了解,他选择了开平县作为销售的主要市场。
开平县人口稠密,港澳华侨多,而且能直接出口,鸡的需求量大。
开平县人口稠密,港澳华侨多,而且能直接出口,鸡的需求量大。
龙天佑凭着自己的热情和信誉,取得当地工商部门和食品出口部门的支持,订立了长期购销合同,大批优质的“三黄”鸡通过开平这个点,出口到港澳市场,使产品保持畅销。
同时,他还与本县食品公司订立购销合同,在县城开设门市部,常年出售肉鸡,了解商场信息。
为了更有效地扶持乡亲养鸡的发展,龙天佑与乡亲养鸡专业户建立了松散的联营,从鸡苗的购进到产品的销售,从技术传授到经营管理,他都主动承当联系人,各养鸡户遇到的鸡苗选购,饲料配制、防治病疫和产品销售等问题,他都有问必答,帮助出谋划策。
这样一来,他和各养鸡户之间形成了一种“经济链条”的关系。特别是在鸡苗的购进和产品的推销两大环节,他着眼于乡亲养鸡的利益,尽能力为之服务。
随着乡亲们养鸡的增加,发展这种联营,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龙天佑通过县食品公司与广州有关部门签订了饲养20万只美国良种AA鸡的合同,他除了自己养10万只外,其余10万只供应乡亲养鸡户饲养。
由他统一负责鸡苗的购进、饲料配制,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从扩大购销活动中增加了收入,使鸡场走上了“鸡场十乡亲养鸡户”的养鸡共同致富之路。
当春风又绿天河岸时,龙村乃至龙凤镇第一家民办养鸡场冲出来了,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大的吸引力。
……
“龙天佑养鸡成了富豪”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县内外,成了岭南地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鸡王”。
消息传开,周边村寨的群众眼馋得要命,纷纷跑来向他请教。
面对慕名而来的群众,龙天佑热情接待,免费传授技术,遇到远道而来的还请他们在家吃一顿免费午餐。
每天,龙天佑的家门口门庭若市,他的家成了“养鸡技术咨询中心”。
很快,龙凤大地出现了“养鸡热”。
肉鸡上市季节,银纸(人民币)一张张如流水般流进了养鸡户的腰包。
……
初春,龙门县委号召各乡(镇)大办乡镇企业,县委杜书记亲领各乡(镇)高官,风尘仆仆前来参观,取经。
如果人们不是亲临现场,谁会相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冷清的树林,现在竟矗立起一间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养鸡场呢!
然而,有谁会想到这样一个企业家,竟住在一间用竹子和杉皮搭建的工棚里。
可怜的是,里面只有一张碌架床、一个木箱、一张桌子、一张凳子,这便是他的全部陈设了。
龙天佑就是在这里作为大本营,开始他的创业之路。
协助龙天佑办鸡场的村委文书龙文通,关切地说,“场长,该盖一间砖瓦结构的房子了。”
但龙天佑却坚定地摇摇头:“现在鸡场正处于黄金发展期,我要乘势而上,创建龙氏食品集团公司,要为乡亲多办几件好事实事。”
“龙天佑办鸡场成功了,成了富翁了”,这新闻传遍了全县。
一个亲人找上门来了:“阿佑,我现在正在起屋,手头的钱不够,你能不能支持一下?”
按理说,他是他爸的亲弟弟。而且在回乡时,他也曾帮助过自己,很难拒绝。
可是,还有多少事要办呀,而这些又需要资金,这……真使龙天佑感到为难,一下子处于尴尬之中。
然而,龙天佑还是硬着头皮说:“二叔,这些钱我要用来扩大再生产,……如果都借出去,鸡场就办不下去了。”
有一次,他外出联系业务,回到家中,刚好母亲后天生日,见到心爱的儿子,王丽娟心中充满了甜蜜的情感。
母亲挨近儿子,要儿子给她买条金链,作为生日礼物。
龙天佑又何尝不想母亲穿戴得体面一些?
然而,看到家乡的父老生活还未得到根本性改变,还未脱贫,他的心中更不好受。
于是,便劝慰母亲:“阿妈,儿子当初回乡,就是立下诺言,要与父老乡亲同甘苦,共患难,现在儿子赚的每分钱都要用在生产上,使家乡富裕起来,如果只为自己家庭过得舒适,那我回乡创业,又有什么意义呢?”
母亲是通情达理的,也是最理解儿子的。
也许有人会以为龙天佑太不懂得感情了。
不,龙天佑不是不懂得感情,而是他心中包容着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亲人借钱建房屋他不肯借,但乡亲们要发展生产缺乏资金时,他成千上万元资助;
母亲买金链他不肯花钱,可是村办福利事业时,他慷慨解襄大力支持。
他宁愿住在“夏暖冬冷”的矮棚子里也不建新房,却规划要把龙村在几年内改造成为富裕文明生态村……
一个人要把言论变成行动,要比把行动变成语言困难得多。但是,龙天佑时时记住自己的诺言,以朴素的思想、朴素的感情作为动力,在把自己的诺言化为行动。
对家乡,他总怀着一颗赤子的情怀,回报家乡的热情从未削减半分。
他发现学校、医院有困难及时帮助;
山村兴修自来水工程、通电工程有困难,他鼎力支持;
逢年过节,他都给村中老人们送上一份礼物;
他还把自己的家变成村老人的避难所,凡有老人遭家人唾弃,他就主动收留,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然后再去做其家人的工作,使其家人主动把老人接回。他的这一善举使当地群众感激不尽。
这年,他光荣出席岭南地区两个文明建设表彰大会,被市委、政府授予“岭南地区先进个人”称号;
同年,在龙门县两个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县委、县政府授予他“模范乡镇企业家”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被县委提名为龙门县工业副县长人选,而他却一再推掉了。
为此,县委杜书记和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李力元多次找他谈心做思想工作。
但他坚持办民企,不从政。
……
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更在于付出。一个人若不想从政当官,把企业做大做强了,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但是,如果学会了如何做人,并因此成为一个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人,那么,他才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人。
龙天佑无疑属于后者。
他“诚信经营、真诚待人”的处世原则,让他赢得了客户员工乃至周边所有人的口碑。
龙天佑回乡办鸡场,促进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亦促进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龙村和附近村寨的群众,都基本在龙天佑所办的鸡场里工作,其中大多数是村里的青年人。
龙天佑十分关心这些青年的工作和生活,不仅教给他们专业技术知识,而且教给他们处世为人的道理;
帮助一些失足青年改正错误,获得了新生。还帮助了近100名青年喜结良缘,成家立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供销方面,有一次,天佑鸡场接到一笔肉鸡定单不久,鸡饲料的原材料价格暴涨,如果按照以前的定价交货,鸡场要倒贴10万多元。
预接定单的供销副场长王一明想致电对方说明情况,但被龙天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并要求一定要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定单任务。
后来,这个公司的王老板不知从何得知龙天佑宁可亏本也给他提供这么好的优质三黄鸡,使王老板大受感动,觉得龙天佑是一位真正诚信的企业家。
无论是对客户的诚信,还是对员工亲人般的真诚,都缘自龙天佑内心深处最质朴、最善良的心灵,对祖国和家乡充满了无限的热爱与感恩。
他在场内大力倡导“爱场如家,爱岗敬业,顾客至上,共创文明”的理念,并以此作为天佑鸡场的企业精神。
在鸡场管理中,.knsh. 视员工为家人,记得为每个员工过生日,记得奖励每一位有突出贡献的员工。
……
在点点滴滴中,彰显出龙天佑的儒雅与仁慈的精神。
爱员工,他并不只是放在口头上,当员工有难时,龙天佑尽显家长本色,伸出了他宽厚温暖的手。
面对物欲横流,许多老板利欲熏心,弄出工伤还故意推卸责任。但相比之下,龙天佑对员工强烈的责任心和道义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那是一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夜晚,一位外地招来的员工外出与女朋友谈恋爱,在偏僻的树林里遭2名劫匪袭击致头部重伤,被送往医院急救。但医院却要求按章办事,先交钱再抢救。
龙天佑得知此事后,立刻派人送了一万元钱到医院,医院才开始抢救。
第二天一大清早,龙天佑又亲自赶往医院看望这位员工。
龙天佑看到这位员工还没有度过危险期,于是急切询问医生,是否可以再采取有效措施。
医生说:“当然可以,但还需要钱。”
龙天佑想都没有想,一口应承:“只要能救活他,我再拿钱过来就是。”
员工年轻的生命终于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龙天佑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像这样对员工负责,凡事以员工利益为重的事件还有很多。
但是,当别人赞扬他时,他仅仅淡淡地回答了一句:“我只是做了我力所能及之事,我做了才安心,不然心里会不踏实。”
龙天佑的仁义,已永远铭记在了每个员工的心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