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生起身离开,赵四感觉轻松了许多,提起茶壶给姐夫添了茶水,两人唠扯起了家常。
董善政说起家里扩建贵和堂,遇到的麻烦事儿。
自是要提及,购买李福家宅院的事情。
董善政的想法,是请县太爷帮忙,打发个知事什么的出面作保,促成购买李福家宅院这件事情。
觉得有知县大人的面子,又有知事出面协调,这般阵仗,在乡下,已然是天大的面子。
银钱上再多许些好处,没准李福就答应卖宅子了呢!
听了姐夫这话,赵四却是不以为然。
他冷哼一声,很是不屑的说道:“李福那小兔崽子,老早就想收拾他,这事儿交给我来办好了。”
“省省吧,老实看好你的铺子,比啥都强。”
“姐夫,就我……你还不放心啊!”
“就你……我才不放心哩,还是请县上出面,比较稳妥。”
“县老爷不在城里,河套上监督修河坝去了。”
“呃!不在县里……那这事儿,也不用你管。”
老太太那里催得紧,董善政有些犹豫。
赵四端起茶碗,嘬了片茶叶在嘴里含着,思索片刻,心里有了主意;
“要不这样,我来打保票,最多两月,李福家的房契我给您送府上去,他家不是还有二十几亩田地吗,年底前,一准儿拿到地契。”
“强取豪夺呀!这种缺德事儿,咱家可从来不做的。”
“保证合理合法,姐夫要是不放心,我让李福亲自送贵和堂去也行。”
“得得……我懒得见他那副无赖样儿。”
“那这事就交给我好了。”
“你要想办这事儿……也行,但得按我的章程来。”
“啥……啥章程?”
“李福他要多少银子,咱就给多少,只要他肯卖就行。”
“这也叫章程,人家要是死活不卖呢,咋办?”
“所以才要找县里出面,咱出高价买他的。”
“就他那破宅子,能值几个钱儿,也折腾不了几天。”
“折腾!这是咋个说法?”
“折腾他,就是我的办事法子。”
赵四露出几分得意之色,不无炫耀之意,接着说道:“有句老话不是说了,见人说人话,见鬼唠鬼嗑。”
“办事情也是这个理儿,若是和正常人办事,咱就用正常人的章程,但是,跟鬼办事呢,还是用正常人的章程,那就行不通。”
“所以说呢,跟鬼办事,就得按着鬼的规矩来,只有这样才行得通,事情也才能办得成。”
“得了吧我的舅老爷,余勇那事儿,还没长记性,大狱坐得很舒坦,是不!”
“姐夫你看看你……哪壶不开又提那壶了不是。”
“我是在提醒你,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是本分。”
赵四不想在这件事上纠缠,连忙岔开话题;
“老太太身子骨可好,我这忙得有日子没去贵和堂了,不过最近呢,倒是给老太太淘换个稀罕玩意。”
这样说着的时候,赵四起身去了暗间。
片刻之后,捧了个锦盒出来。
将锦盒放到董善政面前,小心翼翼地打开盒盖,里面是一柄晶莹剔透的如意,整块的翠玉雕刻而成,温润湿滑,没有半点瑕疵。
董家政好奇地拿在手里,把玩片刻,已是赞不绝口。
做当铺生意的,总能接触到一些,精致的古玩玉器。
只是像手里这柄玉如意,如此这般完美无瑕的,倒也的确是少见得很。
以董善政鉴赏玉器的经验,立刻便看出这柄如意,绝不是民间能有的物件。
惊异之余,随口问着赵四;
“这东西不简单,莫非是哪个遭瘟太监,从宫里偷出来换银子使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