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送来李福的房契,并且已过户到董家名下。
董善政早已和吴先生等人,看过前面的宅子,也商议好了门厅房的布局。
李福家的这处宅院,已是庄子的最南边,院门前一块空地,再往前就是麦田。
而宅院的东侧,已是和扩建后的贵和堂外围,基本齐平。
再往东同样也是庄稼地。
相邻的西侧那户人家,家境不是很好,董家没费多少周折,便买下他家的宅院。
至此,花园村的东部这片区域,就都成了董家的产业。
扩建贵和堂的计划,不再有任何的阻碍。
经过与吴先生一番商议之后,董善政决定,将贵和堂的规划布局,整体前移。
李福的宅院及其西侧邻居,改建成第一进院落。
扒掉两处院落的后院墙,依然建造后罩房,不过,门厅房前移至第一进院落。
而李福及其西侧邻居家的院落,则打通,重新规划,进行大规模的改扩建。
如此一来,贵和堂已是有着,七进院落的深宅大院。
定下整体建筑布局,董善政便安排人手,订购石料、砖瓦、木材等建房材料。
随后找来工匠头,依照早已商量好的规划,着手筹建前院街门,以及建筑倒座房等事宜。
贵和堂前院顿时热闹起来,人声噪杂,工匠们忙着扒院墙,建新房,弄得尘土飞扬,吵闹繁杂,却也干得热火朝天。
这天中午,赶在吃饭的时候,趁着一家人都在,董老太太发话了;
“善政,前面院子整天乱哄哄的,还要多久,才能侍弄完成?”
“这次的动静可不小,估计,怕是到年底也忙不完哩!”
董善政这般如实回了一句,知道老太太这是嫌吵闹,却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而董老太太却是似乎早有主张,已是转而对儿媳赵香说道:
“香儿,明儿个你带着孩子,咱娘们儿去省城住些日子,等啥时候宅院修建完成,咱娘们儿啥时候再回来。”
“娘,此去省城济南,路途遥远,县里不是也有咱的宅院,不如就去县城住些日子,也近便些不是。”
赵香给老太太出着主意,而董老太太却听不进去;
“眼瞅着天气一天天热起来,省城济南还凉爽些,就去那里好了。”
董老太太想起了,省城济南那处宅院里的泉水,以及泉边的那颗石榴树,说那里是个消暑度夏的好去处。
赵香还是有些不情愿,迟疑着说道:
“娘,这还没到夏至咧,,咱这就去省城,是不是太早了些,况且,善政说要到年底才能完工。”
“那就在省城过年,等明年开春,家里都拾掇利索了再回。”
董老太太似是去意已决,对于此次的省城之行,特别坚决。
赵香不好再说什么,便递眼色给董善政,让他也劝阻劝阻。
董善政同样也不赞成,老太太去省城济南,于是便开口劝着母亲;
“娘,香儿说的在理儿,去省城的确路途遥远,车马劳顿的,来回也不方便,不如去县城住些日子。”
董老太太却嫌县城太热,宅子也不如省城的那处宅子,宽敞明亮。
这会儿,已是开口给赵香讲起了,省城那处宅院的好处;
“省城那处宅子,院子里就有泉水,街巷石板下面,淌着的也都是清凉的泉水,四周凉哇哇的,一点也感觉不到燥热……
“还有呢,放在泉里冰过的瓜果,真的是清凉可口,特别是那冰过的西瓜,咬上一口,满口生津……”
看得出来,老太太已经打定主意,省城济南是非去不可的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