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薄雾深处,雄鸡悠扬的啼鸣,在这寂静清晨,无比清新的空气中回荡。
董七女推开院门,长工们都还没有起身。
自打赵庄拜师之后,每天一大清早,董七女就要跑着去赵庄习武。
也是从拜师之后开始,贵和堂最早开内院院门之人,就不再是董善政,而是董家大少爷——董七女。
出了贵和堂的街门,一路小跑着前往赵庄,出了村庄,顺着田间小径向西,大概三五里路以后,折而向西南,便是一大片桃园。
这里出产的桃子叫‘肥桃’,也有叫‘佛桃’的,是肥城独有的特产。
桃子个大、多汁、味美,是供奉朝廷的贡品,平常百姓想尝一个都难!
这片桃林的北侧,便是尚庄,尚老夫子家的宅院,就在尚庄的庄边上。
沿着尚庄与桃林之间的小径,继续向西,再有两三里路左右,就是赵庄。
赵庄东南角的位置,有处三进大宅院,那里便是赵老爷子的家了。
董七女现在走的这条路径,是他老舅赵四指点给他的,这是贵和堂去赵庄,距离最短最近的小路。
当年,赵四离家来贵和堂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路。
虽说是距离最短的路径,董七女这样一路跑下来,当他走进赵家后院之时,已是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的喘着粗气。
赵老爷子却不许七女休息,依然按照往日的惯例,教他练习太极拳。
言传身教地指点着外甥孙子,脚下如何踏罡步斗,如何吐浊纳新,如何调节内息换气之法……
老爷子告诉外孙,这是道家修身法门,可延年益寿,保养丹砂体自清。
爷俩这般修习下来,直到董七女的气息均匀,顺畅之后,赵老爷子才允许他停下来,歇息片刻。
这已成为董七女,每天来到赵庄之后,首要,且,必修的功课。
而赵老爷子对于外孙的表现,也是非常满意,对其自是疼爱有加。
每当看到七女那像模像样,有板有眼练功的样子,不由得就想起了,老儿子赵四小时候练功的身影。
赵老爷子就仿佛又年轻了十几岁,每天容光焕发,精神抖擞,就连他那火爆脾气,也变得温顺许多。
练功间隙,祖孙俩个休息的时候,也是有说有笑,赵老爷子很是享受这份,天伦之乐。
在练功歇息的这段时间,是董七女最惬意之时。
相对来讲,只有在这个时候,姥爷脸上的笑容,才会活泛起来,笑容更加持久,不像练功那会儿,总是板着个面孔,让人见了害怕。
也只有在休息的时候,董七女才敢问姥爷一些,他感兴趣的问题。
例如;
‘人是怎么来的?’
‘太阳从东山升起,西山落下,那么山的下面有啥?’
‘小鸟能飞,我怎么飞不起来?’
‘鸡,鸭也有翅膀啊,怎么就不会飞呢?’
弱冠之年的董七女,似乎有着问不完的问题,有些稀奇古怪的问题,问得赵老爷子也是无言以对。
于是,就只好又板起面孔,不耐烦的催促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