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叶到了该出嫁的年纪,董家给玉叶选定亲事,张罗着要她出嫁。
尽管玉叶是一百个不乐意,千般阻挠万般抵赖,却依然于事无补,董家人只有一句话在等着她;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生活的法则。
无力反抗的玉叶,只能任由家人摆布,而在她的心里,却在暗自盘算着,她自己的打算。
七月二十八,是玉叶出嫁的大喜日子。
贵和堂里张灯结彩,上上下下穿戴得也是焕然一新。
七大姑八大姨的远近亲戚,三五成群地赶来贵和堂凑热闹。
接近午夜时分,迎娶玉叶的花轿,按着预先算好的吉时,抬到了贵和堂的院门前。
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而来,吹吹打打的好不热闹。
花轿已经到了贵和堂的街门口,谁知,却怎么也找不到新娘子玉叶。
问了侍候的丫头,婆子,她们都很是委屈,七嘴八舌的说着;
“掌灯时候还好好的,在闺房里盘头来着,梳妆打扮的时候,也没什么异常,只是后来去了趟茅房,咋就不见人影了呢。”
赵香很是焦急,心想,这大半夜又黑灯瞎火的,玉叶一个女孩家,能跑到哪儿去?别闹出啥乱子才好。
这样想着,更加心急如焚,连忙召集人手,提着灯笼四处寻找。
贵和堂里顿时乱成了团,丫头婆子,伙计下人们都慌了神儿,提着灯笼火把四处去寻人。
一直折腾到天明,也未曾有谁见到玉叶的踪影。
众人没能找到玉叶,赵香更加焦急,派人去附近的亲戚家,以及周围更远的地方去寻找。
众人又从清早一直忙活儿到天黑,派去亲戚家寻找之人,也都陆陆续续返回,却还是没有找到二小姐玉叶。
贵和堂的二小姐玉叶,就这样很是离奇的,在她新婚之日,不见了踪迹。
玉叶的不知所踪,董家人都很伤心,却也未曾放弃过寻找。
直到几年以后,有个庄乡旧相识,她去水月庵进香还愿回来,到董家来串门子,在和董老太太闲话之时,无意间说了一句;
“水月庵有个叫‘觉静’的小师傅,长得很像二小姐——玉叶。”
侧旁的赵香听了,立刻追问了一句;
“哪个水月庵,啥时候见的?”
那个庄乡见赵香如此紧张,却又担心是自己看错了人,弄不好要落埋怨,于是便支支吾吾着,道:
“也许只是长得像而已,没跟她说上话,不敢肯定就是二小姐。”
董老太太接过话茬儿,随口说道:
“水月庵俺知道,明儿个过去瞧瞧就是了。”
董七女听到有二姐的消息,已是等不到明天,得知二姐可能落脚水月庵,他拔腿就往外跑。
尽管赵香也是心急如焚,但看这会儿的天色,已经不早了,还是喊着七女让他回来,大声道:
“老七你给我回来,天不早了,明儿个再去也不迟。”
“我和姥爷去过水月庵,骑马很快就到了,娘你放心吧!”
董七女丢下这一句,已是快步跑出贵和堂内院。
如今的董七女,早已不是昔日的黄口小儿,而是舞象之年的少年郎,自有他自己的主张。
他没有听从母亲的招呼,飞奔着跑去了侧院的马圈。
片刻之后,拉了匹健马出来,干净利索地跃上马背,打马狂奔着,直奔凤凰山水月庵的方向而去。
去年春天,董七女就和姥爷骑马来过水月庵,算得上是轻骑熟路。
而即便熟悉路径,等他赶到水月俺时,也已是接近黄昏时分。
水月庵的两扇朱漆大门紧闭,这个时辰,早已闭门谢客多时。
董七女却管不了那么许多,上前拍打着水月庵的大门,大声叫嚷着,让里面的人来给他开门。
站在门前呼喊了好一会儿,水月庵依然庙门紧闭,里面无人出来应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