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七女再次见到尚雪梅时,已是四五天以后的事了。
这天清晨,结束在赵庄的晨练,再次经过桃林,返回贵和堂之时。
刚好看到尚雪梅,折了几支桃花拿在手上,走出桃林要返回家去。
董七女见了,顿时露出欣喜之色,连忙快步赶上前去,叫住尚雪梅,问道:
“这都好几天了,你怎么才来折花?”
对于董七女的忽然到来,尚雪梅未有丝毫的意外,似乎早已知晓他会出现。
不知从何时开始,她就经常能够看到,这个大男孩从桃林小路奔过。
后来听父亲回来抱怨,说他教的学生董七女,大早晨的不读书,却跑去赵庄习武,不求上进,荒废韶华……
她还有意早起,暗中偷看过几次,果然看到有个男孩,每天清晨都会从桃林小路奔过,几乎从未间断过。
知道那人就是父亲所说的那个,不务正业的学生——董七女。
正因如此,尚雪梅对贵和堂那个大少爷,并不陌生。
这会儿见他问询,便随口说道:
“先前那些枯萎了,这才过来折些新的。”
尚雪梅这样回了一句,转身就要往回走,董七女连忙叫住她,道:
“哎——你别走啊,刚刚才来怎就急着回去。”
尚雪梅忽然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道:
“对了,我还没问你呢,你咋招惹俺爹了,回到家里老是发脾气,这几天,饭都没好好吃过。”
“哪有的事儿,这几天,我只是在这儿等你来着,呃!不过,回去的有些晚了,书就没背下来……”
董七女觉得有些委屈,梗着脖颈辩解着,道:
“你爹那戒尺打在我身上,痛的是我,他生得哪门子的气!”
“你还好意思说呢,就那几本破书都背不下来,蠢死了。”
尚雪梅不无挖苦之意,这般嘟囔了一句。
看到尚雪梅并未急着离开,董七女暗自窃喜,但听到她那不屑之言,就有些不服气,梗着脖颈说道:
“你说得轻巧,还就那几本破书……要不,你来背个试试?”
此时的尚雪梅,却是毫不示弱,道:
“背就背,你们学到哪儿了?考考我,看我是不是能背得下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而后……”
背到这里,董七女‘而后’不下去了,转而对尚雪梅说道:
“瞅啥呢!接着往下背,全部都背出来才服你。”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