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七女回到贵和堂,进街门穿过前面的院子,就看到从小玩到大的伙伴吴经民,此时正聚精会神地练习着打算盘。
于是蹑手蹑脚的走了过去,在他耳畔忽然大吼一声。
吴经民惊得高跳起来,见是七少爷回来了,这才长长吁了口气,埋怨着道:
“吓死我了你!”
接着伸手抓住董七女的前襟,质问着他,说道:
“你小子啥时候学会吸大烟的,我咋不知道。”
“你要知道,哪还吸得成!不就没这些个事儿了。”
董七女这般嘟囔一句,顿时有些扫兴,不想在这件事情上纠缠。
这会儿还有些担心,回家了他爹会不会揍他,于是,悄声问着吴经民;
“老爷子咋样?还为这事儿生气不?”
吴经民知道他是怕挨揍,悄声回了一句;
“老爷没在家,领着二奶奶去省城了。”
听了这话,董七女一颗悬着的心,顿时落了地儿,感觉轻松了许多,对吴经民说道:
“过会儿再来找你,我先进去给奶奶请安。”
说着,快步向后院跑去。
穿过垂花门来到内院,走进夏房先来给母亲请安。
赵香见儿子回来了,欣喜异常,哪里还顾得上责备,抓住儿子的手不放,左瞧了右瞧,问这问那的关怀备至。
董七女呵呵傻笑着,安慰着母亲,说道:
“娘!我没事儿,这不好好的回来了吗!”
“吃了没?我让厨房给你弄吃的去。”
“吃过了,老舅请的客。”
董七女接着说道:“我还没去给奶奶请安呢!”
“那你快去吧!”
赵香催促儿子去给奶奶请安,随后便去了厨房,吩咐晚上做好吃的,给儿子接风洗尘。
董老太太看起来有些苍老,孙子吸大烟这事儿,让她揪心难过。
这会儿见孙子回来,少不得一番嘘寒问暖的唠叨;
“戒烟很辛苦的吧,在牢里受委屈没,送去的吃食可还中意,有了这次教训,可不敢再碰那遭瘟的东西,老七你自己要长记性……”
说着说着,不由得落下泪来。
“知道了奶奶,以后再也不会碰那玩意。”董七女信誓旦旦的说着。
“知道就好,今儿个高兴,不说这些烦心事儿。”
董老太太拭着眼角的泪,招呼来玉珠,吩咐着说道:
“他三舅从省城捎来的点心呢,去拿来给老七尝尝。”
接着又招呼百合,一叠声的吩咐着:
“百合呢,洗几样水果来,记得还有那个桃子,老七还没吃着呢!”
董老太太这般吩咐着,几个使唤丫头,顿时手忙脚乱地忙开了。
自打董七女进屋时起,玉珠的那一双眼睛,就没离开过他,妩媚中带着几分野性,含情脉脉又无所顾忌。
听到董老太太叫她,扭头答应一声,瞟了董七女一眼之后,这才转身出去,没一会儿功夫,拿来各色点心。
董老太太还在问着孙子,晚饭想吃啥?
“人家不是已经说了,吃了馆子才回来的。”
玉珠在旁插嘴说道:
“我看那,不如明儿个请戏班子来,咱唱堂会得了!瞧您老这高兴的,这会儿,估计都知不道北在哪儿了吧!”
玉珠这样说着,咯咯笑了起来。
“你个臭丫头,编排起俺来,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董老太太笑骂着,却没要责怪的意思。
贵和堂里众多的丫头下人,也只有玉珠敢这样跟老太太撒野。
玉珠将手里的点心递给董七女,还在辩白着说道:
“老太太高兴,请个戏班子唱堂会,有啥不行的。”
她知道董老太太今儿个高兴,又喜欢热闹,所以才这样说的。
董老太太被玉珠说得有些意动,盘算着请戏班子来热闹几天。
但思虑片刻之后,觉得有些不妥,便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转而对玉珠说道:
“净出馊主意,不年不节的,唱哪门子堂会,过去叫大奶奶来,俺有话说。”
玉珠依然站在董七女面前,眉目有情的看着他吃点心,悄悄伸手拨拉掉,粘在他嘴角的残渣,抿着嘴偷笑。
董老太太见玉珠没有回应,嗔怪的催促着,道:
“玉珠你听见了没,在那儿鼓捣啥呢!”
“听见了,这就去请大奶奶来,您有话儿要说。”
玉珠放下手里的点心盘子,随手整理了一下,董七女搭在肩上的辫子,这才转身走出门去。
院子的天井里,百合舀了盆子水,蹲在院子里洗水果,旁边几个帮忙的丫头婆,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闲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