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慧慈师太,赵香扶着董老太太走出禅房。
没有看到老七和玉珠,赵香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自言自语嘟囔一句;
“那两个小鬼头,又疯哪儿去了?”
董老太太呵呵笑着,道:“外面骡车那里等着呢吧,每次来不都这样。”
说着,率先走下台阶。
出了水月庵的庙门,董七女二人果然在骡车这里等着了。
玉珠看到董老太太走出庙门,连忙收敛与董七女的说笑,快步过去搀扶董老太太,小心翼翼侍候着上了骡车。
赵香原本打算上另一辆骡车的,董七女却过来说道:
“娘不陪奶奶唠嗑吗,还是你们坐一辆骡车。”
这样说着,搀扶着赵香上了董老太太的骡车。
骡车启动,赵香担心的说道:
“老七总是和玉珠那丫头,这般厮混在一起,成何体统。”
明察秋毫的董老太太,早已察觉孙子和玉珠之间,两人偶尔表现出的暧昧举动,知道孙子已长大成人,是该成家立业的时候了。
不由得就想起了,早年给孙子定的几门亲事,随口对赵香说道:
“回去找媒婆来,是时候给老七张罗婚事,不能这样再拖了。”
赵香似是早有此意,暗自盘算片刻,随口说道:
“尚庄秀才家的亲事好说,有婚约在手,不怕他家反悔,只是南阳宝家的那门亲事,不能操之过急。”
南阳宝家是蒙古族大户人家,汉人聚集的地方,很少见有‘宝’这个姓氏。
据说,宝家祖上是蒙古王公贵族,早年在京里做官,不知是那位先祖冒犯龙颜,以至于被罢免了官职,举家搬迁到南阳来定居。
而‘宝’这个姓氏,出自蒙古氏族‘孛尔只斤’,身处汉人之地以后,宝家才改姓氏为汉字‘宝’。
当年,董老太太曾经说过,要给孙子娶四门媳妇进门,赵香依然记得这事儿。
只是宝家那边,始终未曾下过聘礼,因而才说出不可操之过急的话来。
董老太太却是心里有数,自信的说道:
“记得当年媒婆来提亲时,宝家人要先瞧瞧咱家老七的模样儿,当时没答应他,那不成他家挑女婿了。”
赵香不知道还有这些隐情,就问后来怎么样,宝家为啥又同意了亲事。
董老太太呵呵笑了起来,说道:
“后来找人打听了才知道,宝家人碍于身份,很是重视门当户对;对那些提亲的人家,挑来选去也没个中意的……”
“不过对咱家老七还算满意,依照他们的习俗,成婚前是要先见老七一面,才肯谈婚论嫁的。”
“还有这事儿,俺咋不知。”
赵香露出几分疑惑之色。
“那时候俺没让见,也就没跟你提这事儿。”
董老太太道出了其中的原委,接着说道:
“那时候老七也不过才七、八岁而已,俺就打发人给宝家回话儿过去,等老七大些了,再见也不迟,现在这么小的孩子,看不出好孬。”
说到这里,董老太太开心的笑了,说道:
“原本只想折折宝家人的锐气,不想他家居然就同意了,答应等俩孩子都长大了,谈婚论嫁之前再见面。”
赵香说道:“订下的婚事俺知道,却不知还有这样一场过节。”
“所以说不用担心,宝家的这门亲事,兴许能成。”
董老太太依然自信的说道:
“这次回去就找媒婆来,安排老七去宝家见个面。”
赵香答应了一声,接着说道:
“善政还在省城没回,是不是等他回来再去。”
“这事儿不用等他,到时候,让他老舅领着去就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