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车行驶在通往省城的官道上,吴经民和赶车的柱子,分坐在车辕两侧。
董七女坐在车箱里,满脸不高兴的样子,无聊之际,偶尔会掀起轿帘,瞧一瞧路边的景色。
玉珠早已没了刚出来时的兴奋,这会儿卷曲在骡车里,轿帘都懒得撩一下,没心情欣赏路边的景色。
了解此次励练的真实情况,仨人显得有些沉默。
反而是赶车的柱子,没那么多心里负担,显得异常兴奋的样子,这会儿在指指点点,吹嘘着当年,他在这条路上的英雄壮举。
少不得添油加醋,将他自己描绘成了,除暴安良的侠客形象。
老话讲‘做贼三年,不打自招,’柱子一时高兴,就连当年火烧教堂的事情,也给抖落了出来,居然还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
董七女听了,随口提醒了一句;
“柱子叔,您讲这些,不怕传出去人家翻案啊!”
柱子先是一愣,随后就瞪起了眼珠子,歪着脖子理直气壮的说道:
“翻啥案,老子就说是吹牛逼败火咧,咋的!不行呀。”
“行,行,你老人家先别败火了,咱找个地方歇歇脚呗。”
董七女不想在这件事上纠缠,连忙岔开了话题。
“前面就是马山镇,咱去镇上吃午饭,到那里在歇着。”
柱子这样说着,心里也明白,当年火烧教堂属于人命关天的大案,便不再提及此事,反而和经民唠扯起了家常;
“吴先生是俺这辈子,最佩服的人呢……”
车厢里的董七女,身子依靠在软垫上,乜斜着侧旁的玉珠。
这会儿她换了身衣服,不再是小丫头打扮,发式也重新打理过,表现得很是淑女的样子,配上质地考究的丝绸服饰,已然大家闺秀的风范。
新衣服是董七女在县城,最好的估衣店给她买的,玉珠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
只是穿在身上以后,却又有些别扭,感觉穿着有些束手束脚,就想找回原来的衣服换下来。
原有的那些衣物,早已被七少爷丢掉了,无奈之下,抱怨几句之后,也就打消了念头。
骡车驶出县城这一路上,玉珠都没怎么说话。
董七女知道,她是为这次励练,在为自己担心呢!
这小妮子什么都好,就是过于要强,以为无论什么事情,她都可以替少爷分担,却根本不会考虑,之所以要这样励练目的是什么。
这会儿她的心里,恐怕只会觉得,让七少爷做四个月的伙计,很不公平。
董七女很了解玉珠的心思,知道她出来一趟不容易,希望她能开开心心。
于是,伸手揽过她的肩头,在她耳畔悄声细语,解说着出来励练的目的……
难得有此耐心的董七女,可谓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其所能打消着玉珠的顾虑。
明白此次励练的深层含义,知道是为了七少爷,将来执掌贵和堂的生意打基础,自己可不能拖少爷的后腿……
了解内情的玉珠,逐渐恢复了原有的状态。
不由得幻想起来,若是七少爷执掌贵和堂,那时候会不会娶自己进门……但至少不会赶她出门的吧!
前些日子,听太太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有意打发她出嫁……玉珠不想就这样离开贵和堂,但以后会怎样,却又很是迷茫。
‘活在当下,这会儿考虑以后那些不确定,只能是平添烦恼罢了。’
玉珠调整着自己的心态,极力不去想那些烦心事。
看到玉珠情绪有所转好,董七女和柱子商量着,要去灵岩寺游玩一天。
玉珠立刻表示赞同,吴经民却表现淡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而赶车的柱子,则是显得有些为难,想去,又怕耽搁赵四交代的差事。
董七女见柱子有些犹豫,便开始软磨硬泡,甚至威胁着说要自己雇车去。
柱子无奈,只好妥协,答应转道灵岩寺,然后从另一条路去省城。
在马山镇吃过午饭,柱子赶着骡车掉头往东,直奔灵岩寺而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