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珠来到聚贤楼茶庄,找到舅老爷赵尚文,讲起孟大小姐来找七少爷,想要少爷帮忙训马之事。
董七女拦截惊马那件事情,赵尚文早已有所了解,也曾暗自感叹,外甥竟然阴差阳错,搭上侯爷这层关系。
正因如此,玉珠的话音儿刚落,赵尚文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让董七女帮忙训马。
赵尚文所考虑的,是这位孟大小姐的身份,以及她那显赫的家庭背景。
赵尚文在省城经营这么多年,对于‘侯爷’孟觐侯的大名,自是早已有所耳闻,甚至可以说是如雷贯耳。
孟觐候那可是上可通天的人物,老七若是能和他搭上关系,对于董家在省城的各个商号来讲,会有莫大的好处。
有时候他甚至在想,若是那位孟大小姐,能够和外甥结成秦晋之好……若是真有这样的可能,他这个做舅舅的,必然不遗余力促成此事。
玉珠本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未曾想到,舅老爷答应的这般爽快,很是有些意外惊喜,已是在语无伦次的道着谢。
本着趁热打铁的古训,玉珠连忙接着说道:
“舅老爷啥时候去找少爷,说这件事去?我可是答应孟大小姐,明儿个过晌午,人家就来领人啦!”
“耽搁不了你的承诺,玉珠你先给我说说,那位孟大小姐认识老七以后,她经常去找你们的吗?”
赵尚文看似漫不经心,打听着孟大小姐认识两人以后,几个人相处得是否融洽。
“融洽!融洽得很……”
觉得帮到七少爷的玉珠,这会儿已是有些小激动,事无巨细的给赵尚文讲述着,几人相处的点点滴滴。
了解这些细节之后,赵尚文心里有了数,打发玉珠先回去,随后他会安排此事。
赵尚文亲自出面,答应董七女帮忙孟大小姐训马期间,也算是伙计励练的一部分,不再另计时间。
原本就喜欢好马的董七女,听到还有这样的美事,当然不会拒绝,爽快答应帮忙驯马的事情。
既然三舅已经许下承诺,驯马期间也算励练之内,董七女就盘算着,如何才能驯它一个月,正好结束第一阶段的励练。
翌日,
孟月娥来接董七女的时候,神色多少还有些不太自然,担心玉珠将事情办砸喽!面子上过不去。
玉珠见孟月娥的脸色,似乎没啥信心的样子,不由得更加得意,已是如扑花的蝴蝶一般,飞奔到她的身旁,告诉她事情办成了。
听了这话,孟月娥顿时兴奋得大叫一声,脸上神色顿时活泛起来,立刻舍下玉珠,雀跃着奔至董七女近前,嬉笑着说道:
“算你够朋友!我请你吃济南府最好的馆子。”
孟月娥的表现,使得玉珠撅起了嘴巴,小声嘟囔了一句,过河拆桥。
这会儿,见孟月娥已是领着七少爷,前往孟府去训马了,她立刻追上前去,咋呼着也要去。
董七女不想带玉珠前去,便停下脚步,说了句;
“那行,你们去训马,我在家睡一觉。”
“睡睡睡,你是猪啊!就知道睡。”
玉珠发泄着心里的不满,跺了跺脚,扭着身子回厅房去了。
赶走了玉珠,董七女这才示意孟月娥,前面带路。
两人来到孟家宅院。
高大宽阔的宅院大门,气势恢宏,东西侧的外跨院,都是三进的庭院,这在寸土寸金的省城济南来讲,已是不可多见奢华。
孟府宅院外侧的一处跨院,是专门养马的场所。
马圈里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正在烦躁不安地打着响鼻,四蹄乱踏,竖起的两只耳朵,机警地抖动着,摆头晃脑地拽扯着它的缰绳。
孟月娥领着董七女走进跨院,告诉他,那匹枣红色就是东洋烈马,有人跨洋越海运来,送给父亲的礼物,现在归她孟大小姐了。
说这话时,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外公酷爱好马,董七女在姥爷那里,学过许多关于马的常识,这会儿倒是派上了用场。
他在马圈周围转了一遭,已知晓这匹东洋烈马,烦躁不安的原因。
东洋马是一匹骒马,却和骟马圈养在一起,难怪它要情绪激动。
董七女建议将这匹东洋马单独饲养,平时也要远离其他马匹。
孟大小姐口无遮拦的问道:“骟马是什么马?和其他的马有啥不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