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七女不可置疑的要求之下,眼高手低的孟大小姐,极不情愿的答应了,每天给那匹东洋烈马刷洗,成为‘文驯’的必修课。
孟月娥施展玉珠所传授,软磨硬泡策略,使得董七女不得不答应,陪她一起去大明湖。
董七女答应陪她前往,孟大小姐暗自得意,觉得玉珠的法子还算管用。
两人牵马来到大明湖畔,孟月娥刷洗着马背,与另一侧的董七女,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董大哥!为啥给马洗澡,也算文驯的一部分?”
另一侧刷洗马背的董七女,随口说道:
“这是咱与马匹之间,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其实马和人一样,有着日久生情的特性……”
说道驯马,董七女有些滔滔不绝,说得也还算头头是道。
驯马看似简单,却也有着许多的门道,即便是牵马这样简单的举动,也是有学问在里面。
要是你站在马的前方去牵它,大多数马是不会跟你走的,正确的牵马方式,是站在马头的左侧后方,手里的缰绳与口衔环,保持一定的距离……
若是马匹畏缩不前,也不要强拉缰绳,只要轻轻向一侧推动马头,待它前肢移动时再牵引前行……
孟月娥聚精会神的听着,神色专注地看着,侃侃而谈的董七女。
只是没一会儿功夫,自己便有些走神儿,眼里只剩下他那潇洒脱俗的形象,至于都说了些啥,早已是充耳不闻。
所以当董七女让她练习牵马前行、转弯、停止、后退这些简单动作之时,孟大小姐就有些不知所措,杂乱无章的一番努力,却难以让那马儿前行。
看到一筹莫展的孟月娥,董七女给这位孟大小姐,下了这样的结论——看似聪明伶俐,实乃愚不可及之蠢婆也!
孟月娥觉得委屈,气得直跺脚,却又不好给他解释,只好央求着,让他再讲一遍,且带着威胁的口吻,道:
“要是这次还学不会,就跳大明湖死给你看。”
这位孟大小姐虽说笨点,似乎还有些刚性,当真去死倒是未必,但却极有可能真的跑湖里去,他可不想因这点小事,闹出什么乱子。
无计可施的董七女,只好手把手地教她了。
暗自得意的孟月娥,却也不敢再心猿意马的胡思乱想,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驯服这匹东洋烈马,改变给他留下的不良印象。
付出的努力终有回报。
经过董七女不厌其烦的教诲,孟月娥对这匹东洋烈马,已是驾驭自如。
如今,已是能够在街上策马驰骋,这使得极度要强的孟大小姐,着实得意了好一阵子。
欣喜之余,别出心裁地给那马儿,取了个‘红线’的名字。
理由是这匹东洋烈马,浑身呈现枣红之色,奔跑起来快如闪电,远远望去,仿佛一道红线一般。
小桃听了‘红线’这名字,忍不住抿着嘴乐,放肆的调侃着,道:“小姐,我看是‘千里姻缘一线牵’的那根红线吧!”
“哪个要你多嘴,小心我撕烂你的嘴。”孟月娥顿时羞红了脸,讪怒着呵斥小桃。
“小姐,‘此地无银三百两’这故事,你给我讲讲呗!”
得理不饶人的小桃,依然放肆的取笑着,却又故作姿态,表现出一副求知若渴的神态。
“好你个死丫头,看我怎么收拾你。”
孟月娥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哪里还顾及大家小姐的矜持,满院子追捉着小桃,脸上凶巴巴的,不肯善罢甘休的样子。
小桃一边求饶,一边躲闪着,主仆二人情同姊妹,小桃深知小姐的心思,这会儿她机警的转移了话题;
“小姐小姐,你不是说要送礼物谢人家的吗,想好送啥物件了没?小桃陪你送过去就是啦。”
小桃这招还算管用,孟月娥果然停止了追逐,瞪了小桃一眼,坐在院里的石暾上,思索着该送件什么礼物好呢。
表达谢意只是表象,其中还要有更深层的意义,最好是能够点拨一下,那个榆木疙瘩,让他知道自己的心意。
孟月娥为送董七女礼物一事,颇费一番心思,思虑再三之后,终于选定了一件特别的礼物。
孟月娥跑去父亲的书房,在那里找到一柄家藏的折扇,而后她亲手绣制了一个,极其精美的扇套,拿去送给了董七女。
董七女好奇地把玩着手里的折扇,惊讶于其制作之精良,扇骨用料考究,应是紫檀之类的红木。
那枚精巧的扇坠,则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精雕细琢成了一对鸳鸯形态。
最为讲究的是那副扇面,一幅淡墨山水,远山近树渔舟钓翁,画面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应是出自名家之手。
画白处提有一首耐人寻味的小诗,‘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不难看得出来,这首‘上邪’是后来有人加上去的,笔墨颇见功底,清雅娟秀,显然出自女人之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