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孔维晟来说,做瓦匠驾轻就熟。
周畅从蔡敬芳家撤走了以后,木工活也就完成了,剩下的赶紧进瓦工,于是孔维晟应该来了。
孔维晟谭松韵俩口子是被何晓宸送过来的,他告诉自己的小表弟,傍晚时不要接他们回去了,他们自己坐公交车。
何晓宸帮忙把他的推刀,和放满工具的大塑料捅小塑料捅拎上来,然后告诉他,一会儿设计师方媛要过来告诉他哪里怎么贴,哪里贴什么瓷砖。
屋里堆满了黄沙,红砖,瓷瓦,卫生间地砖,厨房瓷砖,大厅里的地砖,还有水泥等。
孔维晟谭松韵的工具,包括电饭煲也堆满房间里面的一角。
何晓宸说:“大表哥,要缺什么你,提前跟我说一声,我就送过来吧!”
孔维晟说:“暂时不缺什么。”
何晓宸说:“那我就走了。”
谭松韵说:“表弟你走吧,忙你的去吧。”
52岁的孔维晟跟年轻时候的干活绝对不一样。年轻的时候靠冲,现在靠稳。
孔维晟有一个习惯,到工地的时候先喝一杯茶,然后才开始干。
烧开一壶水,倒在小水瓶里,然后泡上他心爱的茶叶,点上一支烟,抽完过后,茶也泡好了,把一杯茶在嘴里慢慢品。茶水喝好了,就带上手套,筛沙子。进卫生间,看看厨房,先干什么,然后正式开始开干。
孔维晟很在乎干活时的细节。比如他给水管砌墙,把砖放在大塑料盆里浸泡一会,然后再拿出来,不会粉化,这样墙会更加牢固。
一般的瓦工就不会这样,直接的把砖砌上去,因为这样速度快,不耽误功夫。
把卫生间里的水管给砌起来,包在里面;把墙上有坑洼的地方用水泥砂浆抹平;墙面用滚筒滚上801胶水;卫生间一人多高再刷上防水。
这样就到中午了。谭松韵准备午饭。孔维晟在筛沙子,筛了很多的沙子,下午便正式开始贴瓷砖了。
先从卫生间开始贴,因此他把大塑料盆放了半盆水,然后把瓷砖放进去泡。
孔维晟倒了一杯茶,到现在他才喝第二杯茶水。
午饭未熟,孔维晟在卫生间用红外线求水平,求垂直,再根据这个用墨斗弹线,当然也可以直接用水平仪贴瓷砖。
做完这些,孔维晟贴瓷砖时,才会把心搁在肚子里面。
铺贴瓷砖当然是砂浆,这时还没有瓷砖胶。黄沙水泥按照一定比例配比的砂浆仍然是最好的选择。
即便是后来出现的瓷砖胶也不是唯一的选择。
这得看具体情形来定。比如蔡敬芳这家,她使用的并不是全瓷或半瓷的砖,只是质量好的普通的墙砖,普通的砂浆就可以贴得很好。
相反,若是全瓷的砖,其吸水性差,必须用粘结剂来辅助贴瓷砖,不然的话,仅仅用普通砂浆,砂浆一干,砖就会掉下来,这样一来这些砖就废了,应该知道这些砖价格是很贵的。
曾经就遇到过这样的事,一个瓦工糊里糊涂用普通的砂浆贴全瓷的砖,结果这些砖全部掉下来了,工长全部倒赔了,工长损失了一两万,可倒了大霉了。
但他不是那样的师傅,他求稳。从年轻时就从不失手,没有让自己的手艺丢人现眼,也没有人给他的师父丢脸。
说好了,那个女设计师上午就过来,怎么方媛到现在还没有来呢?
孔维晟给小表弟打了手机,追问一下。
说曹操,曹操就到。何晓宸告诉大表哥,一会儿方媛就来了,一个小时之内。
孔维晟中午有午睡的习惯。他午睡好了,大约就1:30,可是方媛的人还没有来。
他要干活了,要贴瓷砖了。
他正在焦躁不安的时候,有节奏的敲门声传进来。应该是方媛来了。
谭松韵打开门,女设计师方媛裹着一股冷风走了进来,时令已是初冬,但天气并不是很冷,个别的时候才感觉到身上有点凉,其余时间基本都是阳光普照,宛如三月的小阳春。
意外的是方媛后面还跟着何晓宸,手里拎着买来的地漏。
谭松韵问:“你们都吃过午饭了吗?”
方媛回答说:“我是在何工的工地上吃的,跟他女友徐凤英一块吃的!”
何晓宸走进来的时候,跟他们道出了到宝山小区真正的来意。
“宝山小区这边还有几家活,我与方姐过来看看谈一谈,他们要让我们做!”
孔维晟有些蒙,就问:“那宝山小区目前为止究竟还有多少家?”
方媛说:“如果这个6家谈成的话,那就一定是15家了!”
离过年时间也不长,也就是说紧追慢赶,他们一个冬天都要在宝山小区做下去,其实这样挺好。
谭松韵面朝自己的丈夫说:“活多的话,晚上就加点班吧!”
何晓宸问大表哥:“大表哥,你估计这一家要几天,一个星期?”
孔维晟想了一会儿回答道:“大约4~5天吧,5天肯定能做得完!”
何晓宸对孔维晟谭松韵道:“你们辛苦一下,晚上熬熬夜,这个小区的瓦工我就全指望你们了,别人我不太放心!”
接下来,方媛就开始跟孔维晟家说哪些地方是贴哪个,卫生间用什么瓷砖贴,厨房用什么瓷砖贴,简单地把这些事项告诉了他们一下,孔维晟连连点点头他表示已经知道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