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一山则对皇上的反应波澜不惊,似乎早有意料的样子。他在心中想着:今日这事若没有皇上的意思我哪里敢啊!现在你们都傻了吧!
刘正华见皇上这么一说,知道皇上早有决定,也就不在这件事上多做辩论了:“不知皇上是要派哪个人来调查大理寺呢?”不过他还是要进一步确定皇上的心意,不知皇上是想要借机放过太子殿下,还是想把这件案子定死了。
“云亲王如今回到朝堂上了,那么朕就将此事交给你了。”
“儿臣……”淳于宣刚想回答,郑国公朱武就连忙出声“皇上,云亲王原来只是执掌礼部,对于大理寺中的手段并不熟悉,还请皇上三思。”
云亲王不属于任意皇子一派,不一定会和他们站在同一条线上。最近又有流言,云亲王最近上了折子要收养太子的儿女,为太子雪中送炭。那么如果太子翻身之后必定对云亲王感激不尽,所以云亲王极有可能是帮助太子的。大皇子作为太子的死敌,大皇子一党又怎会给太子机会呢!
“父皇,儿子自知能力不足,不敢担当如此大任,还请父皇三思。”淳于宣不能确定他的父皇这么说究竟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仔细考虑之后得出的结果。
“那既然如此,那就云亲王为主,雍郡王为辅。雍郡王在几年前执掌过大理寺,想必对于大理寺诸事是了解的,云亲王你可以放心了。众位卿家,还有什么意见吗?”
等到朝堂之上一阵沉默之后,淳于宣与淳于松齐齐出列:“儿臣领旨。”如今大臣们都没有其他的意见,那么皇上的话就直接等于是下了圣旨了。
下朝后,大臣们都议论纷纷:
“皇上派雍郡王辅助云亲王查案,怕是有心想放太子一马了。”
“我也这么认为,不知太子出来后是否会报复吾等呢?”
“我也有此担忧,虽说法不责众,可是难免太子心中会对吾等有芥蒂。”
“我们还是找找家中有哪些好东西。把它们送于太子殿下说不定太子殿下就会高抬贵手呢!”
“兄台所言极是。”朝臣们三三两两的走着离开了皇城之中。
勇郡王和郑国公走在那些朝臣的后面,将那些人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正是一群墙头草!本王还没倒呢,他们就眼巴巴地给太子送礼了!”勇郡王对于那些人很不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