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重走来路。
不同的是,这次没有经验老到的孔勃和江春淮安排衣食住行,全凭苏震和黄舞烟两个年轻人自己拿主意。初涉江湖的苏震倒有些兴奋,之前在归华峰上听坠星楼群雄讲过许多江湖中的奇闻轶事、恩怨情仇,还有什么黑话切口、各门规矩,这次下山来,心里倒是十分期待也能遇上几次,好让自己实践一下。
一个月后,二人到了蔚州。可是这次一路上都太平无事,十分顺利,以至于苏震感到顺利得有些寂寞。苏震要回家看爹娘,黄舞烟不愿同去,要去四处转转。约好了见面地点,二人便分开了。由于苏震还是逃犯的身份,所以他也不敢大白天“明目张胆”地回家,只是在远远地看着自己家临街的铺子,远远地看着爹娘在忙忙碌碌地卖着豆腐,心里漾起阵阵感怀。
入夜后,苏震看四下无人,施展轻功跃过围墙,推门而入。屋内的父亲听到了声响,警惕地问道:“谁?”苏震冲进去,只见父亲手持一根木棒站在门口,母亲正坐在油灯下缝着衣服。苏震从暗处进来,二人一时间都没有看清苏震的面目,苏震扑通跪在地上,边磕头边哽咽着说道:“爹,娘,不孝儿回来了……”
苏父轻呼一声,手里的棒子当啷一声掉在地上,苏母一愣神,针把手指刺破了,“啊”的一声,竟晕了过去。苏震和苏父急忙冲去过扶住苏母,苏父掐着人中,苏震在苏母背后注入一股内力,苏母很快就醒了过来,眼泪汪汪地抱着苏震,边哭边说:“儿啊,这三年你去哪了啊……我们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一问才知,三年前,他们夫妻没等到赶考归来的儿子,却等来一群官差,说他们的儿子是反贼,把他们抓起来严刑拷打,逼问苏震的下落。由于苏家的豆腐、豆干、豆皮十分有名,夫妻二人做买卖又实诚,和许多乡党们关系都十分融洽,许多人都去求情,衙门的师爷对苏家知根知底,多方奔走,为苏家夫妇作保,又花了不少钱,苏父苏母才被放出来。
不久之后王振独自回来,苏父苏母追问苏震的下落,王振说半路遇到土匪和官差打仗,二人走散了,就再没了苏震的音讯,在太原府考秋闱之时也没见到苏震。苏父苏母及其他乡党免不了对王振一顿责怪,没想到本就因第四次名落孙山而懊恼不已的王振在众人的责骂下竟然像发疯一样砸了学堂,还放了一把火。好在火被乡亲们很快扑灭,才未殃及别家、酿成大祸。再之后王振就失踪了,再也没人见过他。
苏父苏母又急着追问这三年来苏震的经历,为避免他们担心,只说自己赶考的路上遇到匪乱,被误认为是匪党,又与王振走散,后来被江湖义士相救,把自己安置在陕西暂避风头,把杀杜吉清和褚季和等涉险之事以及拜师坠星楼等江湖之事都略过不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