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9年5月31日,晚上七点半,炎黄国荆楚省江汉市郊外。
郊区的夜晚不像市内那样喧闹,尽管算不上宁静,乡间田野里青蛙和昆虫时不时就会鸣叫,但大自然的声音却能和夜色完美契合,那是初夏独有的乐章。
今天夜色很美,天空繁星密布,银河高挂,地上微风习习,田里稻苗随风摇摆,无数萤火虫飞来飞去,仿佛人间也有一片星空。
十二岁的孙博文和张卓峰这对发小人手一个空啤酒瓶,孙博文还打着手电筒,俩娃娃在稻田里专注地追寻着那些一闪一闪的小精灵。
主意是张卓峰出的,明天儿童节,他们不用上学,所以玩晚点家里大人也不会拿着扫帚气势汹汹地寻过来。
“峰子,我们再抓一些就去找找青蛙吧。”左手酒瓶右手电筒的孙博文没办法抓萤火虫,只能给同伴打下手,他心里痒痒,抓青蛙的话就可以把啤酒瓶放在一边,到时候只要用电筒对着青蛙眼睛一照,他一只手就能抓住那些傻青蛙。
“行!再抓二三十只我们就去抓青蛙。”孙博文手里的啤酒瓶早已装够,张卓峰看了看自己的,点点头,望向几百米远处的那片建筑,接着道,“到时候咱们就去研究所后面的那个池塘抓,那里很多。”
张卓峰说的那个研究所全名叫“江汉高能物理研究所”,那里建有炎黄国最大的粒子加速对撞机。由于是重要科研机构,整个研究所被一堵三米高的围墙围着,一般人别说进到里面,就连研究所全貌都看不到。不过由于研究所离周边居民区只有几公里,而且围墙外面数百米就是大片农田,所以时不时也会有熊孩子跑到围墙附近玩。
研究所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别说小孩子,就算是大人也很难爬上那堵三米高的围墙,更何况墙头还有通电的铁丝网,警示标语到处都是,附近的熊孩子都被大人严厉叮嘱过。再加上围墙外面还有一圈五米宽三米深的“护城池”,其实研究所的人更担心万一哪家熊孩子不信邪翻过护栏掉到水池里,那才头疼。这种事不是没发生过,万幸围墙上装有监控,研究所又是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落水的熊孩子才被及时救起,没出大事。
出了意外之后,熊孩子回家被一顿胖揍肯定免不了,研究所这边也想出了办法,他们把研究所后面的一块稻田买了下来,挖成一个半米深的小水塘,然后就那么放着任其荒废。时间久了水塘里什么都有了,渐渐就成了附近熊孩子的乐园之一,钓鱼摸虾、挖泥鳅黄鳝、逮青蛙蚂蚱……能被他们玩出花来。果然自那之后,研究所附近居民的娃娃们便对护城池失去了兴趣,再也没惹出什么麻烦,皆大欢喜。
孙博文望着远处的研究所,既跃跃欲试又有些犹豫,“那里有保安守夜,大晚上的我们过去玩会不会被赶啊?”
“咱们又不翻护城池,保安应该不会管吧。”张卓峰想了想道,“先去了再说,真出来赶人咱拔腿就溜,只要不被追上看清长相,他们也没法向大人告状,怕啥!”
孙博文兴奋起来,是呀,黑灯瞎火的又不知道他们是谁家的崽,想找大人告状也找不到主,怕什么!
二人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下个娱乐项目。
张卓峰又抓了二十几只萤火虫,啤酒瓶里星光点点,很是好看。
“可以了,走吧。”张卓峰封好瓶口,孙博文用电筒照路,二人离开稻田往研究所走去。
离研究所还有几十米远就听见小池塘里蛙声阵阵,二人兴奋地奔跑起来,很快就到了池塘边上,蛙声停了片刻,在二人安静下来后又此起彼伏奏起了交响乐。
“好多!找大的抓。”孙博文小心地放下装着萤火虫的啤酒瓶,用手电搜索着猎物。张卓峰则借着余光扯了几根野草根,他们没东西装青蛙,只好就地取材以草根做绳,抓到青蛙后就栓住它们的大腿,到时候一起提回去。
至于把青蛙带回家给大人瞧见会不会挨骂挨揍,管他呢!先玩了再说。
孙博文发现目标,是个大家伙,比他手掌还大。野生青蛙能长到这么大确实不多见,他兴奋地低喝一声:“找到一只大的。”
说着他猫下腰,蹑手蹑脚慢慢靠近,同时手电强光一直对着青蛙的头。张卓峰在旁边期待地看着,大气都不敢出。
摸到离青蛙不足半米的距离,孙博文正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过去,这时突然一声炸雷响起,惊得他一跳,青蛙也吓跑了。他懊恼地举目望去,只见研究所上空黑云密布,低得仿佛就在大楼楼顶,黑云里电光闪耀,紧接着又是一声炸雷。
“妈耶!好吓人的雷!”两个娃娃傻了,呆呆看着近在咫尺的研究所。
奇怪,明明周围的天空依然明朗,丝毫没有要下雨的迹象,偏偏研究所头顶上聚集了一大团浓密之极的乌云,这是咋回事?
这时又一道闪电劈下来,伴随着震耳巨响,一团排球大小的球形耀眼亮光出现在研究所上空,它仿佛是个活物,竟然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毫无规律地飘荡着。
“那是啥?鬼火吗?”张卓峰看着那团诡异光球,喃喃自语。
孙博文双腿发抖,“峰子,你莫吓我,鬼火是这样子滴?”
张卓峰比同伴好不了多少,他的声音也在抖,“不晓得,你见过鬼火?”
孙博文摇摇头,颤声道:“我们走吧,这鬼雷打得古怪,吓死个人。”
张卓峰既害怕又好奇,他平时最爱看的就是各种科幻小说和未解之谜类杂志,家里藏书一大堆,都是他省吃俭用存下零花钱买的,如今亲身遭遇到怪事,他内心的激动甚至隐隐超过了恐惧。
“别怕。”张卓峰给自己壮胆,“研究所里的人就在光球底下,他们都不怕……”
话未说完,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响起——研究所报警系统终于被那个古怪电球触发了。
两个娃娃面面相觑,心肝儿只颤。张卓峰咽了口唾沫,扭头望着那个离他们只有百把米远的电球,疑惑道:“莫不是他们做实验出了事故吧?”
相比孙博文,张卓峰对科学上的事晓得的更多,他大概知道这个研究所主要干什么,好像是把很小很小的粒子加速到很恐怖的速度,然后让它们互相撞击,看能撞出什么东西来。那个电球难道就是撞出来的东西?
“以前他们做实验的时候也没见打雷啊……”同伴不仅没逃而且还能说话,作为发小兼死党的孙博文强压害怕,这个时候怎么能怂!
张卓峰不服气,“你见过打雷能打出球形的闪电?而且还能飘来飘去半天不消失?”
孙博文被问住,他将信将疑地用手电照向电球,“难道是秘密试验?”
这个研究所很少在晚上试验,而且有试验的话整个研究所会灯火通明,今天却跟往常没有试验的时候一样,灯光很暗,所以他才这样猜测。
电球距离他们一百来米,孙博文的手电筒只是普通民用版,根本照不了那么远,他也看不出什么门道来。
这时电球运动范围渐渐扩大,最低的时候几乎都擦到了八层楼的研究所主办公大楼楼顶,直觉告诉张卓峰留在这里很危险,怎么说那电球也是闪电打出来的,天晓得它会不会突然飘到他们这里来。
“博文,我们走吧,这里不安全。”张卓峰转身,刺耳的警报声让他有些烦躁。
孙博文应了一声,收回手电筒跟在张卓峰身后。二人走了几十米远,孙博文忽然想起抓的萤火虫还落在池塘边上,那可是他们辛苦收集的,舍不得空手而归,他转身往回跑。
“我去拿瓶子,你在这等我。”
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就在孙博文回到池塘边的时候,那古怪电球突然下坠,径直撞进研究所主办公楼。随着一阵沉闷的爆炸声响起,张卓峰感到脚下地面在震动,紧接着便是噼里哗啦的重物落地声,应该是办公楼内部有坍塌,因为他视线越过围墙所见到的办公楼依然还在。
俩孩子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吓坏了,孙博文甚至忘了去捡就在脚下的啤酒瓶。数秒后研究所背面的围墙亮起耀眼蓝光,围墙被照得几近透明,随后“嗡”的一声,那个电球从围墙里钻了出来。孙博文还在愣神的当儿,电球无视了二十多米的距离,仿佛瞬移似的直接出现在他面前,下一刻电球碰到了孙博文,在一阵让人无法直视的强光过后,电球消失了,孙博文也不见了。
不远处张卓峰呆若木鸡,震惊和恐惧让他的大脑直接停止了思考……
不知道什么时候警报声终于停了。由于是下班时间,研究所只有六个保安在现场,所幸他们的值班室不在主办公楼,因此尽管办公楼受损严重,从八楼楼顶一直到地底两层都被贯穿,但并未出现人员伤亡。
接到报警后,市公安局和消防大队火速赶到研究所。主办公楼有几层引发了火灾,保安早已切断电源,消防员立刻架起云梯灭火。警察们则在值班室查看监控视频并对保安进行询问,出了这种安全事故,首先要排除的就是人为因素。
监控线路是独立供电,因此并未受到断电影响,事故已被完整记录。查看了事发前后的视频之后,警方初步判断这是一起因为极端天气导致的意外事故。当然,疑问并非没有,研究所有完善的避雷措施,也确实避开了绝大部分雷暴,唯独最后那个球形闪电没有躲过去,而在场所有人不仅从未见过,甚至都没听说过闪电还有球形的,所以事故的真正原因他们只能说知道表象。
不过要继续深究的话也不是警方的事了,那是科学专家的工作。于是接下来警察们就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协同消防检查次生灾害隐患上,当然该做的取证调查和笔录还是得做。
在研究所外面布置封锁的警察发现了呆站在田垄上的张卓峰,他已经吓得说不出话。很明显他是现场目击证人,于是警察便把他带到了研究所里,交给了带队的局长张晋阳。
十二岁的娃娃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张卓峰本就因为同伴的消失陷入恐惧中,现在面对一群警察更是六神无主,连话都说不出来。
张晋阳问了两句没得到回应,他摇了摇头,也没太在意,毕竟事发时这娃娃在外面,估计所知还没那几个保安多。想了想他对身边的一个警察道:“小王,去把小芳叫来,让她给这娃娃安排一下,录完口供就送他回家。”
小王得令快步出了门,结果没一会儿又急匆匆跑了回来,张晋阳还没问话,他神色慌张率先开口:“张局,出事了!”
张晋阳心里一紧,立刻往外走,边走边道:“说!”
“地下二层发现了一具尸体……”
“什么!”张晋阳脸色大变,在门口停了下来。他眉头紧锁,猛然转身望向还在屋里的保安们,结果发现他们也是满脸震惊、一头雾水。
当初报警电话里保安明确告知并未出现人员伤亡,因为办公楼早就确认过无人加班,整个研究所就剩他们六个,怎么会凭空多出一具尸体?
有着多年办案的识人经验,张晋阳看出那六人的惊讶表情并非伪装,这意味着他们也不知情,他下意识地又看了看那个娃娃。
张卓峰在听到“一具尸体”四个字的时候就脸色惨白,张晋阳看到此幕心里一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