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儿,这幅对联堪称是极好的,只是联中提到的商鼎周彝却不是能够轻易书写的,毕竟这个内容有些犯禁了,若是贴在长宁宫外,难免引起宫人遐想,到时至你父皇和东宫与何地!”
杨妃说着额头上便露出了一丝愁眉。
“还有这联是要张贴在宫中的,例如富、贵、吉、祥,这些庸俗之词还是不要出现为好!”
对于朱权来说,杨妃的话并非不无道理。
毕竟他们身处在皇宫之中,而皇宫则又是天下第一等荣华富贵之地,再者说朱权明年可就是贵为藩王之尊了,到那时富贵荣华简直就是手到擒来根本没有任何的难度。
突然,朱权的脑海之中闪过前世在网上看过的一幅对联
“乍雨乍晴春事好,宜诗宜画物华殊”
吟完之后,朱权看向杨妃。
只见杨妃点了点头说道:
“这联的内容倒是极好,虽是寻常之词,但格局却是显得不错,好,就用此联!”
前殿之中已经摆上了一张大案,大案之上笔墨纸砚俱全,走到案桌边上之后,朱权拿起了一旁摆放的狼毫笔,然后在宣纸上写就了起来。
自开国之后,国朝行文一向都是楷书,而朱元璋便是以楷书见长,上行下效之下,朱权等皇子们自然也都写的一手楷书。
写好之后,站在朱权边上的杨妃目露喜色。
“看来齐师傅他们的确是用心了,权儿的字写的比前段时候更长进了些!”
听到杨妃的夸奖,朱权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这都是母妃的教育之功,再者说十五哥他们的字也不差,我这只能算平常!”
和朱权说完之后,杨妃对着一旁伺候的宫女太监们说道
“快将十七殿下的这幅联裱起来,等到明天一大早就挂到长宁宫外,若是敢出差错,尔等自行下去领罚!”
“诺!”
......................................
“商鼎周彝自典重槛葩苑树相芬芳。呵呵,朕的这位十七子算得上是大才”
在谨身殿的偏殿之中,朱元璋身着一套常服坐在上首之上看着一张纸不由的说道。
而此时,在偏殿之中还有另外一人正跪在朱元璋的面前,此人的打扮却是与旁人不同,只见其身穿一身飞鱼服,腰间赫然还挂着一柄绣春刀。
需知,在皇宫之中,除了朱元璋的近身侍卫们允许佩戴武器之外,其余的人可都是不能携带武器出现在朱元璋身边的。
但是此人却是违反了这条规定。
当然,这也与此人的特殊身份有关,此人正是大明锦衣卫第二任指挥使蒋瓛。
锦衣卫,从洪武帝创立了这个组织开始,这个组织便在大明名噪一时。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
而实际上这一组织除了是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之外,同时也是一个军政特务机构。
洪武十九年,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毛骧一手制造出了胡惟庸案的后续牵连大案,此后因胡惟庸一案一共造成了多达三万余人被诛杀,堪称是明初第一大案。
此案之中更有一公、二十一侯,无数勋贵为此家破人亡。
这一仗堪称是锦衣卫成立之后的第一起硬仗,尽管迫于朝野上下的压力,洪武二十三年,洪武帝不得不将锦衣卫的毛骧推出来平息朝野上下的愤怒。
但是因为锦衣卫对于皇权的重要性,朱元璋还是没有将锦衣卫废弃,现任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便是在毛骧死后被任命为锦衣卫指挥使的。
与毛骧一样,蒋瓛同样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
此前因为朝野上下对锦衣卫的非议,不仅让毛骧被推出去平息非议,同时也让锦衣卫的职权削弱了不少。
而对于蒋瓛来说,他一心想的便是让锦衣卫的势力恢复到鼎盛时期并进一步的扩大。
毕竟蒋瓛清楚,锦衣卫的势力扩大便代表着他个人权势的增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