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王冲回神之时,突然发觉老人拉着唐巧云一同跪在了地上,不停的磕头,唐巧云尚有些懵懂,只是模仿着老人的动作,还觉得有些有趣。王冲如何能受此大礼,连忙闪身避开,又扶起两人,说道:“老人家可不要折煞我了,我何德何能能担此大礼?”
老人如何肯,便是王冲拉着他,他也还挣扎着欲跪下,王冲没奈何,只道:“老人家你若执意如此,可不要怪我不教你孙儿孙女了。”此言一出,老人大骇,自是不敢再行大礼,老泪纵横道:“少……先生大恩大德,小老儿无能为报,先生既不愿受礼,那便由小老儿为你背负行李。”说着,便要取下王冲背上行囊。王冲轻巧转身,避开了老人的动作,他行囊里装有清微子要他代为转交给抱朴山的典籍四册,更别提还有闲云山人传下的书册,意义重大,珍贵非常,王冲实在不放心交给他人。
王冲道:“老人家,何至于此?你的心意我已知晓,又何必拘泥于形式?”老人道:“老唐家世代农耕,自然不知晓什么大道理,但也听人说过衔环结草的故事。先生为村中娃子启蒙开智,乃是天大的恩德,小老儿虽年老体衰,但仍有报恩之力,先生莫非是瞧不上小老儿?”王冲见老人心意甚坚,稍作思忖,便说道:“我为孩童启蒙开智,典籍经文还好,自可边行边讲,但若要识文断字,免不得需要在某地停留,这样吧。”王冲将火折子以及调味料一同从行囊中拿出,交给老人,说道:“识文断字,便选在每日早中晚三个时辰。我为孩童授课,颇费心神,无法顾及到吃食,我的一应饮食居住,便交由老人家负责,可好?”
老人将物品从王冲手上一一接过,转念一想,的确是这个道理,便不再言说,心中暗想:“先生既把此事交给我,我自然不能让他失望,只是大家走的惶急,并未带什么鸡鸭鱼肉,只带了粗粮,这如何能让先生满意?”老人左思右想,俱不得法,愁的眉头皱起,脸上皱纹又多了几许。
王冲一看,便知老人心中所想,对他道:“我每日进山打猎,猎取到的野味可就全部交给老人家你烹调了,你可别说不会料理野味。”老人闻言大喜,道:“这就不劳先生费心了,小老儿一家往日也时常进山打猎,如何料理不了野味?先生你就放心,小老儿一定将你伺候好。”王冲笑道:“谈何伺候?不过是为了更好的为孩子启蒙罢了。”
两人稍作交谈,就听见前面哗啦啦的一阵跑动声,抬首望去,正是唐林拉着乌泱泱一大帮孩童跑了过来。唐林在王冲面前站定,昂首道:“先生,我把人全部带来了。”那唐巧云这时候挣脱了老人的手,蹦蹦跳跳的去了另一个有些瘦弱的小女孩身边,两个人站在一起,细声细气的交头接耳,然后两人一同来到王冲面前。
小女孩绞着衣角,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她二人还以为王冲没有听见她们的交谈,殊不知王冲六识敏锐,如此距离下的交谈,即便是声如蚊蝇,他也可以听的一清二楚。王冲见这小女孩面黄肌瘦,眼神无光,而且头发枯干发黄,当下便是心生怜惜,从行囊中拿出食物和水,递给了小女孩。
小女孩胆怯地接过,低头轻声道:“谢谢。”她胆怯地犹如受惊的小兽,即便是道谢,也说得没有多少力气。王冲不以为意,唤来唐林,要他清点人数,幸好唐林虽不识字,但却会数数,便接下了这个差事,与唐巧云一同进了孩子堆,一人负责男娃,一人负责女娃,不消多久便清点完了人数。
唐林过来道:“先生,总共有五十七人,其中男三十六人,女二十一人。”王冲点了点头,说道:“你去将他们分成三个小队,跟在我身后,我先教你们念百家姓。”唐林点点头,嗯了一声,便下去与唐巧云一同分队。分队期间,还发生了一点小意外,一高一矮两名男生因队伍次序发生了争执,好在唐林反应迅速,立马制止了想要动手的高个子,训斥了他一顿后,将他带到了王冲面前。
王冲在一旁看的清楚,也没对高个子说什么,挥挥手便让唐林带着他回到了队列之中。唐巧云蹲在一旁掰着手指算了半天才把人数算清,见自己耽搁了时间,连忙从女生中点出两队人来,编入一旁的男生队伍中,而后自己带着一队人汇入了唐林的队伍里。王冲见唐林年纪虽小,但口齿伶俐,待人接物自有手段,不免心头喜爱。
等三队分好,已是过了一段时间,王冲见队列有些散乱,也没出声,只是领着他们前进,一边走一边高声念着入门的启蒙读物。王冲在前面每念一句,他们便重复一句,他们也不知这篇文章有什么含义,只觉读起来朗朗上口,不过几里地的路程,便将文章读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