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了城中心的繁华,被称作是“荒城区”的城西这一片区域,就只剩破败。
残垣断壁,枯树旱塘。
原本这里也曾经是桑城的内城,只不过一场战乱,一朝城破。
原本的桑城中心,才变成了现在的桑城城西。
而原本的城西,更是早就变成了一片荒土,隔离在了如今的桑城的城墙之外。
整个桑城被向东平移了十数里。
要说起那场战乱的由来,就不得不提大晟朝当今的皇帝陛下。
也就是这个名叫“晟”的王朝的开国皇帝,应衍。
传闻他出生时,屋内紫气横生,算命的说他将来有九五之命。
他的父亲就特地为他取名“应衍”,谐音“应验”。
后来那个算命先生的话果然应验,南国让他们姓应的当了皇帝。
林轩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果传闻是真的话,他们家怎么没有被当时前朝的皇帝诛九族?
都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难道就他们家有?
总之初登基时,应衍也曾勤于政务,文治武功让南朝强盛一时。
北方那些姓氏有两个字的家伙们,也不敢再造次,数十年没有南下攻晟。
反而是他们自己的内部出现了矛盾,导致好不容易统一的北方,又分成了东西两个国家。
南朝崛起,北朝分裂,眼看形式一片大好,或可北伐收复汉土,统一天下!
可成也应衍,败也应衍。
当了几十年皇帝后,他突然信佛了。
前面说过的南朝好几次都要扔下江山,跑到寺庙里去剃度出家的皇帝,就是他本人。
他曾四度出家,第一次好点,只是在寺里玩了一把角色扮演,当了三天的主持,便心满意足的回宫了。
这第二次嘛,就脱下帝袍,改穿僧衣,要舍身出家,逼得文武百官们捐钱一万万,向“三宝”祷告后,请求赎回“皇帝菩萨”,才请君还朝。
可皇帝还不死心,没过多久又第三次出家,这次文武百官们足足捐钱两万万,再次赎出了他们的皇帝。
其结果就是“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和尚们富得不行。
皇帝却渐渐的失去了威严,北国两朝也不再惧怕南朝。
可应衍却还不知悔改,又第四次出家,安心的住在寺里等着文武大臣们凑钱再去赎他。
北朝那边的两个皇帝,都是刚登基的年少新皇。
正欲做出功绩增加自己的权威,没想到刚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
碰上南朝这边的皇帝几次三番的发昏。
便暗中策反了南朝这边的几个京城城防军官,承诺灭了南朝后,给他们封王。
让他们趁着文武百官又一次凑了一万万钱,去寺里赎他们的皇帝的时候。
在京城内举旗叛乱!
北国两朝,则各自派遣二十五万大军,合兵五十万南下灭晟!
一时间大厦将倾,乾坤即倒!
五十万异族铁蹄踏破江南道,从西向东一路长驱直入,直指南京金陵城的最后一道屏障,也就是林轩现在所在的桑城。
当时的皇帝应衍,则还在南京不远处的大寺庙里当和尚呢。
金陵是回不去了,那里的叛军虽然不多,可城池毕竟已经易手。
城内的叛军们只等北国的五十万大军攻破桑城,和他们会合即可。
当然,到那时候他们如果还能献上晟帝应衍的项上人头就最好不过了。
因为都城亡,再加上君主亡,就代表着“晟”这个国家已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