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设将问题上升到了背叛的高度,方正完全没必要。
郎栋将自己报社的业务推给竞媒,如果是真的,这一点做得有点不对。
但问题是,王建设既然早知道了这件事,为什么不早点点明?
偏偏等到现在才拿出来说,是不是别有用心?
再者,郎栋离职和他给竞媒介绍业务完全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王建设在这个时候提出以前的事情,无非是给郎栋定给罪名,也给他自己找个合适的台阶下。
方正觉得王建设的做法有些阴险。
见方正没有答话,王建设又说道:“我对郎栋一直不薄,业务方面的事情我也从来没让他受过难为。如今,报社遇到困难,想降低提成,他却一拖再拖,明摆着是要给我作对。”
“王总,我觉得郎总监没有这个必要。毕竟,他这个总监是你让他当的,你想撤他随时能撤,他还不至于这么做。”
“哼!那为什么还发生现在这种情况?”王建设反问了一句。
方正算是看出来了,王建设铁了心要解决了郎栋。
事到如今,他说什么,也不会改变王建设的想法。
至于王建设所说的报社遇到了困难,各种支出费用加大等原因,方正不是财务,他不是太了解,他只希望这是真的。
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他也没有多说,只是说自己一定会尽力提升报纸的内容。
然后,他便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随后的几天,郎栋都在报社出现了,每次出现的时候,恰恰是王建设不在报社的时候。
看来,郎栋有心腹跟他报信了。
郎栋之所以来报社,主要目的是为了跟杨军交接工作。
他可不想在离开的时候还要背上不好的名声。
业务总监分管各个行业的业务工作,说是复杂,其实也简单,主要是把控各项数据就行。
当然了,如果要深入开展工作,还要熟悉各行各业的环境,更要记住所有客户的负责人是谁,还要不定期上门拜访等。
杨军由于是记者出身,说是拜访人这件事并没有什么问题,他决定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将重点客户拜访一遍。
郎栋交接完工作之后,便再也没在报社出现过。
然后,业务部原汽车部的员工有三人提出了离职,房产部有两人提出了离职。
至于其他部门,还有三五人虽然没有正式提出离职,但工作状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对于提出离职的员工,王建设直接签字,不做任何挽留。
至于那些工作不积极的员工,王建设让办公室重点盯靠,用每周的数据来考核,达不到要求的,直接辞退。
不到一个月时间,因郎栋离职而引起的离职员工达到了十多个人,基本上业务部走了三分之一的人员。
这顿时间,王建设立刻安排办公室去人才市场招聘。
他一再强调着一句话: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
一时间,业务部闹得人心惶惶。
好在,开春是一个淡季,并不会因为人员缺失而引起更大的负面效果。
也可能是考虑到这个原因,王建设才没有挽留离职人员。
这段时间,杨军非常卖力地去拜访相关重点客户。
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太难了!
见人,太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