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浴血奋战的帝国军将军们发现先帝险情,他们的军队被火炎军死死的缠住,根本抽不出人马去救援,如果调转马头去救先帝,肯定会被身后的火炎军队一举击溃,全军会陷入死地。众将士们心急如焚却又只能看着先帝身边的禁卫军越战越少,最后只剩下几百余人勉强护住先帝。千钧万发的时刻先帝甚至可以看见辛聚狞笑着指挥叛军杀来。
这个时候谁都没有想到,冲在最前头的帝国南山家族爆发了,他们在族长南山令的指挥下众志成城。南山令一边让几个儿子带领侍卫们冲了上前拼死挡住火炎军的冲击,阶梯在最前线厮杀的五百家族将士,带着这最为精锐五百死士调转马头急行军冲到了禁卫军大营,为数不多的禁卫军被叛军冲破了缺口,越来越多的叛军举着刀枪围攻先帝大营。眼见先帝即被叛军弑杀,南山令一马当前,一人一枪率先冲入叛军中,随后跟上来的五百死士抱着必死之心冲进了叛军中,人人抱着必死的决心杀进了战团,南山令的枪法了得,一人连挑对方十几员将士,和五百死士死死咬住了辛聚一军,辛聚眼见就要成功杀死先帝,不料想被南山令搅局,他将剩下的三千军队分为两部,一部继续围剿先帝,另一部剿灭南山令这一股难缠的军队。
南山令怎会让辛聚达成目的,他勇往直前,和亲弟南山旗等百余骑冲出重围,再一次杀入到围剿先帝叛军中,用血肉之躯拦住了叛军,勇敢的死士们不断被砍死砍伤,没有一人退缩,他们用手,用脚,用牙齿攻击身边的每一个敌人,知道咽下最后一口气。先帝见南山令兄弟二人奋勇杀敌,终于重新振作起来,让身边仅剩下的几百禁卫军重新集结,他跨上战马率先冲出大营,余下禁卫军哪见过帝君亲自上阵,士气瞬间得到了鼓舞,各个也不要命随着先帝冲出了出去,和叛军再一次厮杀起来,禁卫军的军事实力本来就强悍,被叛军打了个闷棍现在终于回过神来,着几百的禁卫军迸发出惊人的能量,他们配合娴熟,在先帝带领下一轮又一轮对着叛军发动攻击。这一次叛军没有抗住禁卫军的冲击,被愤怒的帝君冲击的七零八落,没有守住阵脚后被帝国军杀得溃散,辛聚掩面而逃。已经筋疲力尽的帝国军像被注入了鸡血,全军被先帝冒死出击的勇武壮举所感染,全军上下顿时迸发出惊人的怒吼,全军出击,帝国军一举冲锋瞬时重创火炎大军,火炎军已经耗尽了最后的一丝力量,没有等到火使们的到来,军队就率先全线崩溃,军官们努力弹压军队试图重新集结队伍,可是已经崩溃的士气无论怎样弹压都无济于事,溃兵被帝国军紧紧追杀,一路追杀三百里,追出了火北行省才收兵回营。
这一战,火炎军几近全军覆没,自元帅以下十二名上将战死,三十名紫金火使丧身战场,帝国军没有收留俘虏,杀红了眼的他们消灭一切火炎军人。火炎帝君仅同十八骑兵逃离战场,战后被迫承认火北省被帝国占领的事实。
血战过后,大家在尸从中找到了南山兄弟的尸体。南山兄弟南山令、南山旗皆战死,两兄弟死的时候紧紧抱在了一起,怎么也分不开他们,让全军泪目,先帝带着他们的尸体班师回朝,厚葬他们的时候下令全军降半旗致哀。
战役结束后,深受感动的先帝特令南山家族为改名后的陇南行省总督,总督由南山家族世袭,南山家族宣誓效忠先帝以及先帝的血脉世世代代为帝。
火炎主力军团覆没,只能眼睁睁看着帝国占据火北省,虽然火焰帝国遭受大败,国运衰竭,但百年来扔屡次进犯陇南省,都被南山家族和帝国军团合力击败。双方始终保持小规模战争。这就是南山家族的历史,盘踞在南疆数十年,在帝国以俨然成了气候,尾大不掉的局面。现任帝君试图平衡这之间力量,一股过于强大的地方势力,始终是帝君的心头大患,钉子不除寝食难安。
帝国行政系统分成三部门,代表军队的兵马督,代表文官的参议部,以及效忠于皇室的神师团。
三方的关系势同水火,从帝都到地方上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倾轧。二皇子龙麟烨风华绝代,不同于大皇子的鲁莽,他文采过人,待人很有热情,经常和侍卫们深入到帝国底层,了解帝国底层百姓生活的疾苦,经常和地方官员共同商讨怎样提高辖区贫苦百姓的生活水平,深刻体会民间疾苦。帝国商业重镇更是经常深入其中,了解商人们经商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不公平商业条约及时的改正和废除,发现较大的问题后上书帝君,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在帝国文官集团中享有很高的评价,被文官集团视其为帝国最合适的接班人。
而帝国军队的部分军队支持皇太子继承皇位,按照祖训,继承人从长至幼,皇太子才是帝国真正继承人。双方明地里暗地里斗得你死我活,但是最重要的神师团没有明确表态支持哪一方,所以一切都还是谜团。只能等待帝君的最后定夺。
说起军队,及不得不提起我们帝国的六大军团,分别为东部镇海军团,北部游骑兵军团,西部沙漠军团,南部陇南军团,帝都皇家禁卫军团,中部辎重军团。
六大军团人数最多的是中部辎重军团,常备军人维持在二十万。镇守帝国中心地带,距离帝都一百五十里的南水城辎重大营。任务是负责全国其他五大军团战略支持,这支队伍也是其他兵团兵员重要补充来源,他们还要承担起战时粮草药草后勤输运等任务,军团长是帝国龙司上将,龙司也是皇室成员,论辈分还是帝君堂兄,属于帝君嫡系中的嫡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