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佘青山领着十三走到新月学府门口。
“爹,我都说了不用送。”
“谁说不用送,你这么小个孩子懂什么,渝州城危险着呢,进去吧。”
十三傻笑一下,往里走去。
有人疼的感觉,真好。
上午满是几何课,下午是语文。也是,这时候哪有什么物理,化学什么的,那是后面才出来的东西。这样一来,学着倒也是轻松。
教几何的是一个妇人,大约三十岁,姓屈。
屈氏,挺少见的。
她虽已身材走样,但从脸蛋能看出来,年轻时绝对是个美人坯子。
上午的课佘十三一点没听进去,因为讲的都是什么基础的数学,没什么用。对于一个“十八岁”的成年人来说,随便看看就能捉摸透了。
午饭时间,十三用两个铜板买了两块烧饼,啃了起来。
家境贫寒,所以他得节俭。
李先生的课。
还没等先生迈进来步子,有个男孩就上前去,给摆正了座椅。
“先生您坐。”
这么小就懂得阿谀奉承,不简单。
“嗯。”
李先生也没说什么,答应一声坐下了。
那人叫张阳,人如其名,很张扬。
“下去坐着罢。”
“是。”
“佘十三。”
“啊?”十三一激灵,他也没想到自己会被点名。
按照规矩,该是站起来。
“我听说你天赋异禀,绝顶聪明,自幼便能吟诗作画,可当真。”
那张阳也看过来,只是神情平淡,看不出什么。
“这……”没想到会被先生这般形容,一时竟不好意思承认。
“先生是从哪里听到的?”
“你爹爹今晨和我碰见,他告诉我的。”
十三怪不好意思的,哪有这么捧自家孩子的。
“不敢当不敢当。”
“考你一二。”
“先生出题。”
“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请作答下联。”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当初原无我无人,何须分闹里笙歌静中香火。”
“现在是好山好水,不必问未来风景过往烟云。”
“好。”李老先生拍案叫绝,“小小年纪能有如此广之学识,果真聪慧。”
“先生谬赞了。”十三咧着嘴笑了。
“先生,我也想要对诗。”
众人看将过去,是张阳。
“噢?”李老先生回到座椅前,“如此甚好。”
“先生请出题。”
佘十三托着脑袋,饶有兴趣地看着。
“疏烟流水自千古。”
“山色湖光共一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