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阵阵,随意抚摸着一切。
颍川书院某处的凉亭内,李沐正与戏志才和陈群想谈甚欢。期间戏志才已表明了跟随之心,这人李沐十分高兴。
与戏志才又探讨一番后,戏志才便暗示李沐,欲成大事需拉着一起来的陈群,陈长文。但戏志才并不知道李沐其实早有此意。在三国演义中,陈群先后辅佐刘备、曹操、曹丕以及曹睿。且封侯两次,曹丕时被封为武亭候,曹睿时封为颍阴侯,公元二百三十七年二月病逝,谥号“靖”,并配享曹操庙庭。
虽然李沐知道陈群有才,只不过却不知如何开口。其虽与戏志才是同窗,但身份却有着天大之别,陈群出身颍川名门望族,父亲乃大鸿胪陈纪。因此,李沐认为陈群并不会因自己三言两语就跟随自己的。
正当李沐在想如何将陈群拿下时,传来如下声音:
“郭奉孝,你这竖子。若不是你昨夜我怎能大醉,害的水镜先生今日给我一顿痛骂”!
“我说你个荀文若,你自己拿酒来给我。结果你自己喝的比我都多,你怪谁”?
“……”
声音渐渐由远而近,看到二人后戏志才站起,整了整衣物叫到:“奉孝文若,快来快来。我给你二人介绍个大才”。
二人也是停止了争吵(就是斗嘴),来到凉亭
“志才兄、长文兄”
“想必这位就是今日老师口中的大贤李兄了”!
二人向戏志才和陈群见礼后,荀彧先开口说到。
“在下才疏浅薄,见识浅陋。若有不当处,还望指教”。
李沐此刻分不清谁是谁,只觉得两个人年龄都大致相仿,便只能依次见礼。待众人都落座后,其中一白面相对微胖的起身说:“在下荀彧字文若,听闻足下说大汉江山如大厦将倾,不知足下可有救汉之说”?
“不敢不敢,既然文若相问,那我姑且一说,诸位随意听着”。
顿了顿后,李沐开口问荀彧:“不知文若可知扁鹊与蔡桓公之故事”?
“略知一二,只是这与我大汉朝有何关联”?
“非也,当今陛下只知贪图享乐,不管百姓死活,士族圈地虐民,致使盗匪四起,逆臣结党营私,更有宦官乱政,此为内疾。陛下令十常侍买官卖官,任由各地豪强私养甲士,兵权外放,此乃外疾。而似文若这般心向大汉之臣者,便是扁鹊。谏不听之,日后小疾成重疾,非药可医”。
一番言论后,只听得荀彧连连摇头叹气,似乎对汉室仅存的一丝希望瞬间破灭。郭嘉和戏志才则是在认真思考,不时点点头表示认可。陈群则如不在议论中,自顾自的喝着茶水,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众人稍安后,荀彧似乎想明白了什么,对李沫客气的说:“在下受教了”。那语气仿佛是失落和梦想的毁灭后的遗憾之气。
“嘉有一问”
“奉孝请将”
李沫看了看郭嘉当真瘦弱,比戏志才看起来更加严重。(心里嘀咕:又爱喝酒,怪不得早早的英年早逝了)。
“若这天下真如李兄所说大乱,李兄当作何,死我等又该如何”?
李沫心中大喜,这是考我呢,今日定要拐走你鬼才郭嘉和这个王佐之才的荀彧。
“我本山野村夫,今天下渐乱,盗匪横行,外夷窥伺,天下百姓疾苦。虽时刻想御敌于外,惠百姓于天下太平,然时至今日未有志同道合者。况无财力物力招募义勇,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实在太难。想必些许时日便会有人称在下乃夸夸其谈之辈”。
李沫说完后哎的探口气,大概意思是:我想保卫边疆,让百姓安居乐业不受苦。但是没人信我跟随我,我一个人不行。没钱没粮食,连个兵都没有,估计有人会说我的志向是吹牛皮。
“何出此言,我愿随主公同去”
“这如何使得,快快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