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无聊的,尤其是等待即将结束的时候,结束虽近在咫尺却更让人倍感煎熬。
对于两天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这最后的两天时间更像是一种折磨。
对于每个学生,高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整个学习阶段最重要的考试,没有之一。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高考是这十二年学习时间最后的检验,它将直接决定每一个考生未来的人生境遇。
整个华夏每年几百万的高考考生,两个月后他们中的大部分将会进入大学继续学习,其中被一本院校录取的比例全国平均下来十分之一不到,剩下的部分将进入二本三本院校,还剩下很大一部分考生无学可上,高考结束后他们将直接步入社会,这其中的差别无疑是巨大的。
高考完全是考生整个人生的分水岭,想知道高考的重要性,看看高考的时候簇拥在各个考场门口的家长就可见一斑。
高考是严肃的,高考也是无情的,高考考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面对高考,不仅考生压力大,每一个对子女寄予深厚期望的家长也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陈乔山这两天一直陪着严小沁,没怎么复习,随便拿着两本书在学校四处溜达,或者陪她聊聊天,学校里到处都是他们这样的学生。
老师提醒大家最后两天尽量放松自己,没有必要再突击复习,有时间就看,看不进去就在学校四处转转。
严小沁不是很紧张,该复习的都已经复习过了,就是这会比较无聊。平时感觉时间过的飞快,这两天却又觉得时间过的特别慢。
这几天严小沁每天中午跟晚上固定时间都要给父母打电话,陈乔山在旁边陪着她,看她的样子她父母比她紧张,大部分时候她都是听着电话里父母的唠叨,随口敷衍几句。
陈乔山有一丝后悔,上辈子的自己那时候大抵跟她一样,不过对父母的叮嘱更多的是不耐烦,现在想想自己当时还真是不懂事。
吃过晚饭,陈乔山又陪着严小沁去打电话,看着她跟父母在电话里絮絮叨叨,陈乔山眼里闪过一丝羡慕,自己或许也该跟家里联系下吧,不过又有一丝犹豫,家里没有装电话,联系不是那么方便。
陈乔山最后还是决定往家里打个电话,毕竟上辈子在心里留下遗憾,现在有机会,还是想弥补下心里的歉疚。
等严小沁聊完,陈乔山抓起电话拨通了二伯家的号码,电话刚响了两声就接通了。
“喂,哪位?”
陈乔山分辨出这是记忆里二伯的声音,连忙说道:“二伯,是我”
还没等陈乔山说下去,就听电话那头喊道:“老五,你家老二电话,你快来。”然后就是几秒钟的安静。
陈乔山有点高兴,这会父亲在二伯家里,今天运气不错。
“喂,大山,你那边准备的咋样?没啥问题吧?”
听到话筒里传来自己父亲的声音,陈乔山静下心跟他说了下最近的情况,父子俩几句话说完以后有点冷场,不知道再聊点什么,沉默了几秒,陈父说道:“大山,你妈跟妹妹都在呢,你跟他们说几句。”
陈乔山有几秒钟的愣神,难道家里人都在二伯家里等自己电话?陈乔山心里也有点疑问。
等话筒里传来陶秀英的询问声,陈乔山又把刚跟陈父的话重复了一遍,不过母亲的心思细腻得多,电话里反复叮嘱他注意身体云云,一如前世母亲的唠叨,让陈乔山仿佛又回到了上辈子,倍感亲切温馨,这还是自己过来以后第一次跟母亲的通话,不过心里却没有一丝陌生与隔阂。
电话传了一圈,除了在镇上初中住校的四妹陈婉没在,其他家人都在。
陈乔山跟母亲聊了好一会,又跟已经回家的陈夕说了几句,电话最后落在小妹陈月手里,一接通就听小丫头在电话里抱怨:“二哥,你怎么这几天都不打电话回来啊,爸妈这几天可担心你了,天天晚上都来二伯家等你电话呢,还有我跟三姐,都很担心你呢……”
陈乔山听着从话筒里传出的叽叽喳喳的声音,心想果然如此,心里很是感动。
这是自己这辈子最亲的亲人,自己一定要竭尽所能的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庇护与照顾,才不枉老天爷的安排。
陈乔山跟小妹在电话里又啰嗦一通,在回答完小妹各种奇怪问题以后终于挂掉了电话,心里也松了口气。
严小沁看着陈乔山的样子,有点好奇的说道:“你刚才打电话的表情好奇怪。”
陈乔山知道自己的情况,不过没办法跟她解释,只得敷衍道:“我跟家里很少打电话,我家没装电话,这是打我二伯家的。”
陈乔山听了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追问,陈乔山也松了口气。
第二天上午,陈乔山跟严小沁一起在操场的树荫下闲聊,今天是考前的最后一天,下午学校就要发准考证让考生去考场踩点了,陈乔山陪着严小沁在两人的考场都走了一遍,两人仔仔细细地把考前的准备重新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以后静待明天。
……
等待是漫长的,不过经过漫长的等待以后,真正到了上战场的时候,却又嫌时间过的太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