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无证驾驶
陈乔山的目标很明确,他想夺得一个高考状元的名头。
说实话这个难度有点大,虽然陈乔山的脑子里记得今年高考的考题,不过这并不能保证他就一定能战胜豫省的几十万考生。
高考成绩往往是由很多的未知性因素决定的。
高考不是看你会什么,也不是看你不会什么,而是看他考什么,谁也不知道今年的几十万考生里面会不会突然冒出个特别变态的牛人。
陈乔山记得上辈子在网上看过的一则新闻,是关于全国历年高考最高分数排名的,成绩排名第一的出现在1998年的高考,当年的一位考生考出748的好成绩,比满分只少两分,而且这个成绩是裸考成绩,没有额外加分。
他虽然不确定事情的真假,不过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谁也不能保证今年的高考不会再出一个类似的能人。
陈乔山唯一能确定一点,即使高考的时候能开卷考试,他也肯定考不出748分这样的成绩。
能人所不能,才称作能人,陈乔山很是佩服那些高考裸分能上700分的能人,这些人的高考答题正确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93%以上,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这个要求,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陈乔山之所以这么在意这次的高考成绩,不是为了高考状元的虚名,高考状元对于他来说是累赘更多一些,两世为人的他知道低调才是王道,闷身发大财枪打出头鸟的道理谁都懂,之所以如此完全不得已而为之。
陈家的状况不太好,一家六口全靠陈卫国夫妇勉力操持,陈父已经年近五十,在砖厂打工也不是长久之计。
陈乔山思忖许久,他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就要尽力照顾好自己家人,可是思来想去也没找到一个可行的办法。
陈卫国的性子明显不适合经商,做生意也没本钱,在农村搞养殖又没条件,陈乔山清楚的记得,明年年初就会大规模爆发一次H5N1的疫情,这时候跑去搞养殖,肯定赔的血本无归。
最主要的原因是陈乔山不想陈卫国夫妇太过辛苦,陈父早年也算经历坎坷,跟陶秀英结婚以后又为四个子女奔波,大半辈子了就没个消停的时候。
陈乔山想着先改善下陈家现在的生活状况,等上了大学他就可以着手实施自己的计划,而高考就是计划的第一环。
如果陈乔山夺得南阳的第一名,按照历年不成文的惯例,他肯定会获得一笔奖励,虽然钱可能不是很多,不过却能缓解下陈家的压力,如果他夺得豫省第一名,这笔钱可能不会少,虽然陈乔山不怎么看得上,不过对于陈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肯定能大大减轻陈卫国夫妇的压力。
陈乔山这两天很闲,等待是无聊的,六月里天气很热,家里也没什么活,陈夕还可以在家学习,陈乔山真的就无所事事了。
脑子一抽的陈乔山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正午之前跑去爬山,山不是很高,不过爬到山顶的时候他已经累得跟条狗似的。
山叫乔山,是陈乔山名字的由来,他出生的时候陈卫国就是指着这座山给他取的名字。
这不是他第一此来这里,印象里来过很多次,不过这是重生以后第一次爬上来,上来以后他就后悔了,上面太热了。
山上什么都没有,尽是些石头,大的小的圆的扁的,被六月的太阳烤得发烫,呆了不到两分钟,整个人都感觉被烤熟了,陈乔山实在待不住了,又一溜烟往山下跑。
上山容易下山难,陈乔山手脚并用的下到山脚,感觉肺都要炸了,找了个阴凉处缓了口气。
回到家,迎接他的是陶秀英的一通埋怨,“老二,我说你是不是脑子出毛病了,这么热的天你跑去爬山?吃多了撑的,咋想的这是.”
“就是,二哥,这么热你去山顶晒太阳啊?你衣服都汗湿了,换下来你自己洗啊!”陈夕也跑过来声讨。
家里女人多,衣服都不用他洗,陈乔山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陈夕对这个二哥很有些意见,这会趁机提了出来。
“我不是没事干嘛,就是想上去看看。”陈乔山的辩驳显得很是无力。
“农村还怕没事干,坡地还荒着,怎么不见你去耕地啊?爬山也不会找个凉快点的时候,被人晓得了不得骂你二球啊!”陈母颇为无奈的数落着。
……
陈乔山下午在家被两个女人数落了半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这事又被拿出来说了一遍,陈月也加入了声讨的队伍。
一时间陈乔山六月天大中午的爬乔山这件事情就被钉在了陈家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了日后陈家女人们笑话陈乔山的把柄,甚至于陈乔山有了儿子,儿子有了儿子,这个话题还在继续流传。
后来某个大仙说陈乔山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就是因为他在某年某月末日的某个时辰爬上了乔山山顶,还言之凿凿指天为誓,后来他家附近的这座小山,竟然逐渐香火鼎盛,人流不断。
第二天,陈乔山可算是睡了个懒觉,吃完早饭已经9点多了,正寻思找点事情做,二伯找上门来,说是有人打电话找他,让他过去接电话。
等陈乔山跑了半里地到二伯家,接了电话才知道找他的是孙光明。
“喂,大山,你耍我是吧?”
“怎么了,孙胖子,我怎么耍你了?”
“你不是告诉我你在镇上的砖厂打工吗,你在哪呢?”
陈乔山有点意外,这孙光明怎么跑砖厂了,“你去砖厂了?你来之前怎么不跟我打声招呼啊?”
孙光明颇为懊恼的说:“谁知道你干两天就闪了,我不是想给你个惊喜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