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道不远,三五反复,人世纷争,兴衰交融,乱世出英雄,浮华藏惊涛。
神州大地之上,自北朝一代天骄天启宗杨起过世后,太子杨毅继位前夜,身死宫中,严查之下,后宫秘闻东窗事发,天启宗杨起不能育子的消息得以证实,各地亲王举兵进京勤王,清污扫腻。
诸王领兵汇集京都永安,为争皇权,相互构陷,清剿党羽,以其中五位亲王最盛,引军祸乱于京,致使朝野震荡,人人自危。
眼见国将不国时,北朝隐卫天机阁挺身而出,一夜之间,永安城中刮起血雨腥风,五位亲王尽诛于九幽台上。
在阁主鬼无欢的力举下,一直未参与皇位之争的湘王杨刚,登基为帝,年号定安。
自此平息了两年之久的问鼎之乱,经此动乱北朝元气大伤,举国上下人心四异,四海之内波涛暗涌。
定安五年,辽东奏报,边关突发战事,详查之后,得知乃漠北游牧之民,因冬逢雪灾,人畜尽害,残存之人无奈之下越界夺食求生,不足千人,其中近半皆是妇孺,根本算不得战事。
奈何,就是这瘙痒之举,却像星火点燃山林,四海九州诸侯听闻此事,纷纷以平乱为由招兵买马,暗中割地自封,渐而相互讨伐,顷刻之间北朝烽烟四起。
皇帝杨刚天性软弱,面对举国烽烟,不敢出兵讨逆,命十万将士陈兵函谷,只求关中无战,保其自身,任其诸侯相互割据讨伐。
湘南守将李泰,在杨刚为湘王时,二人相识,见烽烟四起,主动请旨替君讨贼,不想受人奸人构陷,请旨不成,反被以不臣之心问罪,为求自保,以匡扶天下之名,举兵起义,因军起湘南,故名南军。
李泰镇守湘南期间,赋有贤明,饱受割据战乱的英才闻此义举,纷纷前来相投。
天意使然下,李泰广纳英才,协长子李成,次子李陵,及义子李安,李天阳,义女李嫣等贤良之才,逐鹿九州。
几年征战间,先占荆襄,后平巴蜀,之后北上攻克中原,招降辽东、奇袭江北,于定安十二年,攻破关中,兵临皇城永安。
两军于城下对峙半月,陆炎坤孤身前往陇右,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关陇三世,举兵五万配合李泰围攻永安。
大兵围城时,李嫣率暗影卫潜入城中重创天机阁,北朝皇帝杨刚得知后,惶恐不可终日,准备开城请降,遭鬼无欢力阻,杨刚不敢一意孤行,按中写下血书派使出城请降。
降书尚未送出,李泰收到的湘南故里发来的噩耗,家中遭受仇家报复,族人尽灭,只有幼子李易幸免。
李泰认为是天机阁所为,愤怒之下,下令发起总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