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韵,开启修仙的开关。
没有道韵者,就没法感受五行灵气。
道韵觉醒完全随机、无序,和外貌美丑,出身穷富、聪慧程度没有任何逻辑关系,社会上打着道韵觉醒名义培训班都是割韭菜收智商税的产物。
即便官府三令五申打击,仍无法杜绝圈钱培训班,没办法,修仙诱惑太大,无论是中二年轻人还是事业有成中年人,甚至老年人,都抵挡不住这种诱惑。乃至一个更恐怖群体,无数望子成龙家长,殷切望子成龙之心,支撑着乱七八糟培训班存活。
修仙长生,飞天遁地,受传统文化以及影视小说影响,社会上修仙氛围浓厚,人们对修仙渴望隐隐超过了成就超凡。
和修仙高大上形象相比,超凡就是打铁的。一天到晚只知道训练的肌肉狂男,怎么比得上白衣飘飘,出手一道电光仙剑,取人首级犹如探囊取物的仙人。
这么说吧!
现在打开新闻,许多和生活息息相关产品都悄悄变了。
“还在受体内假金丹困扰吗?还在日夜绞痛吗?别犹豫了,京都丹心碧血医院,专治假金丹,核磁共振无痛苦,碎石只需三分钟。打碎假金丹,走上真正金光大道。”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深厚才能铸就大道辉煌,三六肠胃丸,专职肠胃不适引起的打嗝、胀气……助您顺利凝气,”
“仙芝糖浆,三百年老字号,仁仙堂,去头皮屑,不含糖。”
走在人群里,类似温养灵气,真武荡寇,火里种金莲等等复杂拗口词汇时不时从人嘴里蹦出来,引起热烈讨论。
超能系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受欢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道韵犹如一道天堑,令修士与普通人产生天然阶级对立,现在由超凡镇压大势,一切尚好,但潜在矛盾早晚会激化。
因此,修仙学院在注重勇猛精进同时,非常重视素质教育。
“杏花树,开白花,养女莫把道士嫁。年前二郎刚上山,年后一郎尸骨寒,养女哭声陪死人,却把棺材当自家……杏花树,开白花,孩童莫要见道家,若问我的年岁几,还称没有道缘呀,狗一叫,猫一抓,吓得道士回老家。”
修真历史艺术公开鉴赏课堂。
李青瞳轻轻在台上踱步,捧着书卷介绍禹界童谣,不轻不重脚步声踩在学员心里,配合充满情感—却以淡然深沉语调表现出的童谣,形成强烈感染力,瞬间将学生带入一幅画卷,他们好像看到了一名孤独修士。
他在苍山之巅,独坐秋风悲赋,明亮眼神跨越时空跨越文化隔阂,静静注视学员,直击人心。
诺大教室鸦雀无声。
一股悲意弥漫。
此时,公开课坐满学员,部分学员没有位置只好站着听课,过道里,走廊里,到处都是年轻男女。
受悲伤氛围影响,情绪敏感女生眼眶微红。
“这首童谣取自禹界上古修士大佬王林自传—《我逆天修仙那些年》,同学们可以试着分析一下童谣和王林大佬心态。”
李青瞳沙哑磁性男低音响起,配合淡泊明志气质,整个人显得儒雅极了。他目光扫过众多若有所思学员,发现举手孔轩,颔首示意道:“很好,孔轩同学回答一下。”
土系科学首孔轩站了起来,侃侃而谈。
“这首童谣文风虽然十分粗白,却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作者用童谣揭露禹界修道之路残酷,可谓触目惊心,步步枯骨,一修得成万骨枯,惨烈到极点。
同时,我注意到禹界修真界一个现象,大家请看这句——年前二郎刚上山,年后一郎尸骨寒。这说明了什么?”
孔轩环视一圈学员反问,无人回答,众人皆是好奇等待,于是在李青瞳鼓励目光下,他朗声道:“这里暗示了禹界修真界规则,和童谣结束时道缘两字相呼应,这首童谣是禹界政治隐喻。”
声音掷地有声,引起一片哗然。
“政治隐喻?”
“孔轩大佬在说什么?卧槽为什么我除了感觉很伤悲,然后啥也总结不出来。”
“麻麻从小让我多读书,我没有,所以今天我只能和卧槽兄坐在一起。组成卧槽兄弟组合。”
“呃……政治隐喻?”
李青瞳保持微笑,话说他也不是作者,既然学员给出自己解读和理解,那就随他,公共鉴赏课,本来就允许大家发表自己观点。
成为人群瞩目焦点,孔轩并不慌张。
超一顾问,华夏新生代天骄之一,早就习惯众星捧月压力。
面对一道道锃亮视线,孔轩继续道:“首先,能够修道必然拥有道韵,一郎和二郎先后上山,说明两人身负道韵,童瑶里的山大有深意。
宗门,宗派,简单来讲,掌握话语权的行政机构,作者揭露了一个现象,道韵即是禹界阶级迁越唯一机会,也是无法逃避的义务,若我所料没错,禹界幼儿,只要出生那天拥有道韵,无论愿不愿意,都要修道。”
平地惊雷。
学员倒抽一口冷气。
一想确实没错。
大朗死了二郎上山,一切都是被强迫。
李青瞳保持沉默,实则内心怪诞,孔轩说的没错,拥有道韵者出生便属于宗门,至于不修道,甘于当普通人,这就是文化差异所在了。
禹界不允许有咸鱼,同时也没有自由选择权利。
孔轩知道自己赌对了。话锋一转,他道:“当然,童谣寥寥百字,回味悠长,除了政治隐喻,还有淳朴诚挚兄弟之情。
大家注意到没有。
时间线来讲。二郎上山之后转年大郎才发生意外,尸骨未寒。
也就是说,大郎为了给弟弟在撑起一片天地,在自身修为突破后,才邀请弟弟上山,不,山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兄长维护小弟拳拳之心可昭日月,我还有一个大胆猜测。”
李青瞳听到这里对孔轩脑洞有些佩服,示意孔轩大胆说。
“按照修真历史艺术禹界篇记载,王林大佬作此自传时,已经是道婴巅峰境界,也就是入道大能。
这般境界高手,在禹界必然是镇压一方大佬,自传一言一词皆含深意,我认为,王林大佬在写此段童谣时,禹界必然发生了某种大事。
这种大事可能是......禹界最大的“山”出现残酷权利斗争,血流飘橹,而“山”的斗争,应该和一对兄弟有关,李老师,对禹界历史我了解不多,当时有发生什么事么……”
轰隆!
一道雷霆万钧,撕开李青瞳脑海迷雾。
若说上古时代,王林大佬作此自传时,修真界还真有一件悬而未决公案。
斧声烛影,兄死弟及!
昔年,禹界第一大宗,靠山宗,气象万千,宗门内长老和敌对派系副掌门在一次斗法中被打成重伤,无奈之下,远遁凡尘,在此期间,与民间女子相爱诞下两子,这两个孩子,出生便引得风云悸动,道韵之强,堪称天生道体。
靠山宗作为第一大宗,当然不会放过好苗子,将两个孩子招人门墙,再后来,中间发生了隐秘,兄长率先加入靠山宗,从核心真传弟子,一步一步往上攀登,甚至娶了靠山宗太上长老孙女为期,眼看就要成为靠山宗掌门,春风得意的他将弟弟接到宗门。
四年后。
靠山宗密境内。
斧声烛影,兄死弟及。
修真野史记载,兄弟两人本命法宝分别是太阳真火以及开山斧。
......
李青瞳哭笑不得,对蓝星年轻人信息阅读能力佩服无比。
在崇拜爱慕注视下,孔轩缓缓坐下。
公开课氛围热烈无比。
李青瞳环视一圈,点了熟悉少女,田甜。
气质干练女生起身,顿时吸引了无数男学员目光。甚至包括孔轩。
她缓缓道:“王林前辈修道两百年,经历无数血雨腥风,再回首时,时移俗易,沧海桑田。
昨日种种,皆成黄花,今日种种,无奈华发。
抛去隐喻,童谣从艺术角度,表达了求不得,放不下悲凄之苦。
修道修道,修道一世,最后落得无尽孤独沧桑......所爱隔山海,所亲绝阴阳!
即便是寿元千年的修士,也无法挣脱红尘清苦,狗一叫,猫一抓,点睛之笔渲染了作者一片哀恸之心与无尽悔意。
所以,我们要从中汲取教训,明白自己为何修道,明悟本心。
就我个人而言,修练不是杀人夺宝,不是一路黑化。
我们是开路者,在坐每个人都是开路者,开路艰难,却为后来表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