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播报记者又将话题转移到诈骗电话的事儿上。
乔阳将手机上那个诈骗电话的录音放了一遍。
记者们都听乐了。
“乔先生,如果再碰见这个骗子,你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吗?”
乔阳一脸深沉:“我会送他一首诗。”
“呦,您还会写诗?”
几个记者都来了兴趣。
“那有什么,写诗我在行啊,不是我跟你吹,我4岁吟诗作对,8岁学贯中西,18岁到达顶峰,往前推300年往后推300年,在写诗这方面也没有人会超过我。”
“嘀,恭喜宿主强行装逼成功,触发翻倍效果,获得人气值20。”
看看,又有20点人气值,不要白不要,人生就是要把装逼进行到底。
众记者:“……”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
一个记者干笑一声:“乔先生真是多才多艺,那您说说看是什么诗啊。”
乔阳清了清嗓子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这什么诗啊,一会儿死啊一会儿活的。
众记者面面相窥,感觉这诗表面听起来很简单,简单到直白,但其中的意寓却很深远。
这个世界的人显然不知道原世界的著名诗人臧克家所作的《有的人》。乔阳也无法解释这不是自己写得诗,既然解释不了,那就只有先背着“作者”的名头了。
“哦,我明白了,这首诗是对好人和坏人的比喻,意思就是,类似于骗子这样的坏人,哪怕是活着,在人们心中也是已经死了的,而好人哪怕死了,在人们心中也还活着。本人不才,不知道乔先生觉得我分析的对不对?”
有个跟乔阳差不多年轻,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记者恍然大悟道。
他猜得意思跟原文大意有些出入,但也相去不远了。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乔阳也有些意外这个年轻记者对这首诗的理解,看来这个世界的人,文化素养还是很高的嘛。
其他记者仔细品味,的确是如此,顿时对乔阳刮目相看。
原来人家根本不是吹牛逼,而是真的会写诗啊,而且写得这么好。
“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就叫《有的人》。”
……
采访结束,记者准备关掉各自设备的时候。
“等一下,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乔阳突然喊住他们,然而神情郑重对准镜头说道:“我是乔阳,大家别忘了关注我的微博,随时了解我的最新动态。”
众记者差点晕倒。
你以为你谁啊你,谁要了解你的最新动态。
你这是真把自己当名人了啊。
……
翌日,东华酒店后厨。
老孙、老李等几个顶梁大厨,都在张经理跟前抱怨。
“经理,你说怎么办啊。今天好几拨客人来了都要点佛跳墙,灯影牛肉,叫花鸡什么的。我们菜单里就没这些菜,只有乔阳会做啊。”
张经理皱眉:“跟顾客解释了吗?”
“说了啊,大堂经理亲自去的,人家一听没有扭头就走,这样下去不行啊。”
“是啊,虽说乔阳网上出了点名,带动了我们生意都火爆了很多,但他们都是冲着乔阳那几样菜来的,我们又不会做,客人一听没有就都走了,弄得实际上是看着来的人多,可最后就没几个点菜消费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