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帝国复活节当天,还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是维特伯爵宣布的(并非尼古拉授意,历史上他就这么干),尼古拉二世根据历史找到了他,让他在复活节一起宣布。“给大家来个大彩蛋”。
这一举措就是废除千年旧制连环保。
也就是村社集体要为某个或者某些不纳税的人付出代价。
在政治上崇尚温和宪政改革的维特一直厌恶这一旧制,认为农民被束缚在村社这一宗法制共同体中,根本不能产生公民权利意识,仍然是和牲畜一样的地位。
“然而牲畜有人关心,那就是他的主人,因为牲畜是他的财产。然而俄罗斯国家的财产,人,却没有得到那样的待遇。”维特是这样表示的。
尼古拉二世深知村社问题的严重性(关于村社,昨天我查资料查疯了,在此不一一详述),1861年改革实际上并不是给农民土地,而是把贵族的土地从村社这一宗法制共同体中剥离出来成为私产,“大家长”与“子弟”们分了家,然而贵族还剥夺了大量原属农民的份地,即割地,而把得到了一定人身自由权的农民依旧束缚在村社的管理之内。
农民赎买的份地只有使用权,而仍然隶属于村社这一公有制集体,同时土地都被分割为条块状,无法集中耕作。
许多农民的份地都不能供养自己的生活,还得去租种贵族地主的土地。
俄国农民拥有1.6亿俄亩土地,而其中绝大部分都处于村社公有制之下,而大部分肥沃土地都处在贵族地主手中(0.53亿俄亩)。
目前,许多守旧派贵族反而主张维持村社,他们享受着宗法制度下的“大家长”的优越感。
农民对于是否应该废除村社,本身是并没有明确的倾向性的,事实上,他们认为这本身并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
在历史上,帝国杜马中的农民代表倾向于立宪民主党、劳动104人团等党派的“个人主义”主张,主张土地私有化,然而在农村,村社农民却依靠“公社意识”团结在一起对地主发起斗争。
农民或许并不想保留村社,或者对此不置可否,但是,村社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斗争的工具。
斗争的目标就是1861年的后遗症——割地。
(先提一下,以后再说)
……
复活节当天,尼古拉还把彼得大帝彩蛋送给了妻子亚历山德拉·费德罗芙娜,以及皇储和各位公主(女大公)。
1918年7月16日深夜或7月17日凌晨,尼古拉二世家族包括和他们在一起的仆人近10人被看管他们的布尔什维克秘密警察赶到地下室,使用机关枪扫射集体处决。他们的尸体被浇上硫酸和汽油销毁,残余骨渣被埋藏在叶卡捷琳堡地区的一个废弃洞穴中。
包括小女儿阿纳斯塔西娅也是没有幸免的,尽管关于她产生了两部电影和一个骗子。
不过现在,应当是乌里扬诺夫同志要当心自己的人身安全了。
乌里扬诺夫一派关于农民土地问题的态度变化不定,从一开始不关心,到分配给农民土地,后来又把土地国有的调子越唱越高,但他们都不被农民和主流社会及党派接受,影响力几乎为零(所以布尔什维克在立宪会议选举中没有获得多数,不得不强行驱散)。
当初怎么没有把被流放的乌里扬诺夫同志枪毙呢?唉,前任真是太心软了啊。当然,那个时候,谁也没有预料到日后乌里扬诺夫同志会创造出什么样的丰功伟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