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其实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渔场分布地带,只不过地理位置比较偏罢了。日俄战争后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日本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取得在俄罗斯帝国太平洋沿岸领土和海域的渔业权——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都是世界著名的渔场。而在二战末期,日本试图劝阻苏联放弃对日作战,并令苏联在日美之间斡旋时,给出的条件是交给苏联满洲大部、千岛群岛北部、库页岛南部以及放弃渔业权,可见北太平洋渔业可是个利润颇丰的产业。
现在享受渔业特权的不是日本渔民,而是美国渔民,根据《俄美渔业协定》,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的渔场对他们开放。
俄罗斯帝国自己也不能拉下,因此尼古拉二世大力发展远洋渔船的建造,并向亚洲派遣了大量远洋渔船,在北太平洋发展渔业。
尤其是在阿拉斯加湾,俄罗斯帝国的远洋渔船队按照沙皇陛下的指示,在这里很快发现了400米水深左右的大量三文鱼群,前已提过,从1904年8月起,阿拉斯加湾成了举世闻名的三文鱼场,渔业利润一路攀升。
目前无事可做的俄罗斯帝国太平洋舰队于是干起了护渔的职责,驱逐不守规矩、胆敢闯入俄罗斯帝国领海的外国渔船,比如说深入鄂霍次克海的日本渔船,向北进入俄罗斯帝国领海的加拿大渔船,以及违反协定进入阿拉斯加湾捕捞三文鱼的美国渔船。
这也是俄国海军拓展活动范围的一次尝试,从日本海拓展到鄂霍次克海,然后到白令海,最后到阿拉斯加湾和北太平洋深处。
阿拉斯加,俄罗斯帝国的最东部,也是俄国在北美大陆的唯一一块领土,它的广袤、原始、辽阔,总令人感到波澜壮阔、荡气回肠。
俄罗斯帝国给予了阿拉斯加以省级行政区的身份。阿拉斯加省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东与加拿大接壤,另三面环北冰洋、白令海和北太平洋。6194米的麦金利峰是北美最高峰。世界上大多数活动冰川在阿州境内,其中最大的马拉斯皮纳冰川流域面积为5703平方公里。全省面积1,717,854平方公里,面积超过天山南北土地面积的总和。东南部与中南部为温带气候,全年气温约0℃~15℃;内陆为大陆型气候,夏季极昼时可达26℃,冬季极夜时可达-15℃;西部与西南部受洋流影响,寒冷风大;北极圈内为极地气候,气温全年处于零下。
1741年,为俄国服务的丹麦探险家白令越过白令海峡,航抵阿拉斯加湾。1784年俄国在三圣湾建立居民点,到1799年基本上吞并了阿拉斯加,主要据点在锡特卡。
此时阿拉斯加人口仅数万,俄罗斯人基本没有,除了1500人的驻军在阿拉斯加中部的育空堡、南部沿海的安克雷奇等地。尼古拉二世对阿拉斯加给予了格外的关怀,还特意把云杉确定为阿拉斯加的省树,把勿忘我定为阿拉斯加的省花,当地美俄双重国籍居民肖恩·帕内尔被委任为阿拉斯加省长。在政治环境和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上,阿拉斯加都是一片净土,这里没有政客,没有议会,没有选举,没有拉票,省长也不过是一个等级高点的普通公务员。俄罗斯帝国把阿拉斯加全省划分为16个自治市镇,并设立11个人口普查区域。人口普查的结果是人口尚不到6万,着实是偏远地区。
随着俄罗斯帝国对阿拉斯加渔业的重视和渔业资源的开发,阿拉斯加三面环海、绵延达34000英里的海岸线(中国大陆海岸线为……18000公里)及其周围冰冷的水域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富饶的渔场之一,渔业迅速成为对阿拉斯加经济和社会构成(就)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的产业——经统计,1905年度阿拉斯加省出口的海产超过了整个美国的出口海产总和!连英国人的报纸都称赞“俄属阿拉斯加海产丰富,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能大量供应多种深海鱼类及野生鲑鱼的产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