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儿臣请罪!”
偌大的宫殿里,两班文武队列两侧,一席黑袍独跪殿下,眼中尽是不甘与愤怒。燕王殿下平生第一次感受到失败的感觉。梅花庄在他眼皮子底下把蒙古郡主劫走,对于孤傲的他来说这是天大的侮辱。
“启禀陛下,臣有事请奏!”
朝堂鸦雀无声,唯有燕王下跪当场,文武百官都低首不语,这时一声苍老的哄音打破了沉寂。洪武皇帝朱元璋微微一笑,丝毫不易察觉。这个自己多年的老朋友,为朕解忧,为天下政务操心甚重的左相李善长要替自己的四皇子解围了。
“陛下,和亲一事兹事体大,关乎明蒙的和平。现以查明,是雪山可汗的亲弟弟真金,勾结我境内的逆邪组织将郡主掠走,燕王殿下一路追查,不惜只身犯险,全为大明稳定奋不顾身,此举不应有罪,还请皇上明鉴。”
“陛下,臣也觉得此事燕王无责,还请皇上明鉴!”
右相胡惟庸也随声附和,紧跟着一批大臣也加入进来,一时间朝堂上一片替燕王求情开脱之声。朱元璋望着台下一片忠臣良言,表情有点滑稽的无奈。
“这帮人真是比猴儿都滑,这明显是不让我说话嘛!”
皇帝无奈地耸了耸肩,笑呵呵地说,“诸位爱卿的心意我都懂,可郡主在大明被人劫走,我什么都不表示也有些说不过去啊!”
燕王抬头望向父亲正欲说些什么,可却被皇帝给阻止了。
“拟朕旨意,信复雪山可汗,和亲一事作罢,大明会尽全力搜救郡主殿下。另为表歉意,我大明向北元赔偿白银,丝绸等,让礼部去办。”
“燕王朱棣及相关官员保护使团不利,罚三年俸禄以充公响。朱棣庭前重责十板,以儆效尤。”
众大臣起初都还默不出声,以为皇上对付处理一下,罚些银子就完了,哪成想还动了真格,要庭杖燕王殿下。
“陛下!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乱成了一锅粥,有求情的,有哀叹的,有替燕王不值的,各种心境什么都有。
“都闭嘴!成何体统?”
朱元璋早就料到会有此番局面,假怒威仪,一声大喝让场面安静了下来。
“哼!我看你们谁还敢说我纵容皇子,棣儿,爹的苦心希望你能明白啊!这帮人哪是在替你求情?那明明是在看好戏嘛。”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了自己的四子一眼,朱棣也心里明镜。父皇这是要拿自己在群臣中立威,作为儿子那还有什么可说。
“儿臣,叩谢父皇,万岁万万岁!”
燕王坚毅哄亮的嗓音久久回荡在金碧辉煌的大殿内,群臣看着黑色的身影昂首阔步地朝殿外走去,不仅唏嘘不已。
一片感叹之声在这群锦服玉冠的士大夫中间也回响起来。有感叹,有折服,有不屑,还有一些琢磨不透。
朱元璋看着列位王公大臣的表情,眼神深邃,似乎要把他们每一个人都看穿,可却总是看不穿。比如左相,面色沉静波澜不惊,你不知道他年迈的脸庞上透漏着何种心意。
燕王在挨第五板时,连蒙古的大使都觉得亏欠,紧忙跪下来替他求情。众臣子紧忙跟着附和,又是跪倒一片,执行的军士心里也不是滋味,这打得可是一位在战场上立过赫赫战功的勇王啊!皇帝没说哈,就坐在大殿内静静地观望。
“诸位!勿要在替棣求情,有错必罚,是家规更是国法,还请诸位让大明律典正行,不能徇私枉法!”
一番折腾直到天色将晚,落日余晖照在帝国权力的中心之上,映射出一道耀眼的光彩。新生的帝国在落日中显得那么茁壮,在诸位臣子心中,朱元璋就是一位公平公正,刚正不阿的明君。
当然,明君需要贤臣配,燕王朱棣恰到时机地扮演了这个角色。有些大臣甚至在心中形成一种荒谬绝伦的想法,这要是挨打得是自己该多好,明君惩贤臣,这乃是一段千古佳话啊!
老子打儿子屁股,这在寻常百姓家司空见惯的事儿,上升到庙堂之上又别有一番滋味。远在这皇宫千里之外,山南水北的一个普通的村庄里,一个小男孩的屁股也快被他爹打开花啦。不过事情要从永乐初到柳林村说起。
孟娘在廖正弟妹柳氏的帮助下,梳洗打扮了一番。清秀脱俗的气质一下子就喷薄欲出,引得色心不正的人心绪难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