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奏陛下,燕王殿下此刻正在殿外侯旨。”
“宣!”
灯火通明的皇宫大殿,洪武帝朱元璋正在批改一些上报的奏折。此时他的心情有好有坏,好的方面是他的皇四子,镇守边关的燕王此行任务顺利完成,不仅救下和亲郡主,连梅花逆党在泉州的巢穴也一起连根拔除。
沐英传来呈报,把整件事原原本本地汇报一遍,自己则是留在泉州继续追查有无漏网之鱼。
这些时日皇帝总算有了一件高兴的事,可他内心一直忧虑重重。太医院传来消息,太子朱标的病情又进一步恶化,恐怕一个残酷的结果在前方不远处等待着这位老人。这让他岁月深深的脸庞上不仅密布上一层阴云。
“儿臣叩见父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棣儿你回来了,这趟差事办得漂亮,辛苦你了!”
父子二人相见,本来肃静的大殿气氛一下子温和起来。
“老四,跟我说说梅花的事。”
朱棣知道父皇的脾气,因此就开门见山,把他所掌握的情况一五一十得和盘托出。从五山县境内神秘的人口失踪,到柳林村惨绝人寰的灭村惨案,最后雨花巷内惊天动地的花祭事件,朱棣详细地给老皇帝描绘一副生动的画面。
“父皇,联系到之前在雁门关外保护和亲队伍的蒙古卫队神秘失踪,以及郡主被一伙歹人装神弄鬼的调包,我怀疑这梅花和那真金有暗中勾结之嫌。”
朱棣义愤填膺,在他看来这所有的事都是事先安排,巧设连环,否则自己不会一直吃暗亏。
“老四,这个雨花楼主看来也只是一条较大的鱼而已。我想这梅花幕后的主使还没有浮出水面!”
“父皇所言极是,儿臣以命沐英在泉州境内彻查梅花逆党,可雨花巷风波一过,这伙人像是人间蒸发一般,整个地面上十分安静。明显是有人下了命令,让他们暗中不动。”
“这些人真是令人头疼,我大明已得江山,百姓安居乐业,他们就是见不得布衣做江山那。老四,不过有一点你可能判断有误。”
洪武帝拉着朱棣的手,二人缓缓走到大殿门前,夜空中一颗明月高悬,照得整个应天府水银泻地一般。
“我对梅花的了解那是很早之前了,我那时还没有火儿大,有幸见过梅花庄老庄主一面。那是位和蔼善良的老人,是赵家宗室的后人。他身上倒是没有帝王风骨,一身书香气息浓郁,倒是符合他赵家的风格。”
朱元璋似乎回想起多年前那个梅花飘落的山门,自己衣衫褴褛冻得瑟瑟发抖,要是没有那位仙风道骨的老人赠与的一饭,自己可能就冻死路边。
“棣儿,父皇我能有今天,也得感谢梅花庄主当年的一饭之恩。梅花的初衷是为了对抗蒙元的统治,联合一些文人志士暗中坚守华夏文化,不让异族灭了中华的根。”
“他们之所以能延续近百年,是因为他们行事磊落,行的正,坐得端。在异族的铁蹄面前不予畏惧,蒙元的皇帝曾经派出很多杀手想灭了梅花,可它就是坚持了一年又一年。”
朱棣听到这感觉有些迷糊,这父皇口中的梅花和自己面前那个装神弄鬼的雨花楼主简直天地之别,难道自己搞错了?
“哈哈,棣儿。你不用疑惑,父皇知道这梅花的吸引力,估计朝中不少重臣,都曾经崇拜并向往加入梅花,至于你遇到的这个另类,我想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梅花的内部出了问题。”
燕王朱棣今天可谓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个行事诡异的恐怖组织,一个让泉州死了那么多无辜百姓的组织,居然在父皇眼里是如此高大的形象。
“当然,朕的子民也不能白死。我以令小鹰崽子加大搜查范围,在整个江南道深挖梅花党人。”
“谨遵皇命!可是父皇,那郡主如何处置?”
“哈哈,哈哈,老四啊!你不会真以为为父会娶一个小丫头吧?”
洪武皇帝突然哈哈大笑,自打父子二人见面,这郡主二字至始至终也没有提到过,可见这蒙元的郡主在大明的心中分量很轻。
“我之所以接纳雪山的和亲,只是缓兵之计而已。现在山河初定,还不是时候讨伐蒙元。有朝一日,我必将这些鞑子驱逐出漠北,再现汉武的雄风。”
“她的事姑且放一放,这偌大的宫中容她一个郡主是绰绰有余。你难得回京一趟,有空去见一见你大哥,他的身体不太好。”
洪武帝目视远方,脸上浮现出一抹凄凉,人生最悲惨的事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他真不敢想象这种事会落在他身上。
“父皇,兄长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