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九零年正月十五,按理元旦应已近尾声,可南山城内新年的气氛丝毫不减,或许百姓们都在为了乱世中难得的太平之地而庆贺吧。
时值辰时,整个南山城已经蔓延着喧嚣,可县衙内院却依旧冷冷清清,东南角一处楼阁之上,独孤明,老李头夫妇和田七正围坐在桌前,眺望着远方的繁华。
得益于双休功法,老李头和王婆已经步入了浮沉境,正式成为修士,而田七虽然还没有辟谷,却也相差不远。
独孤明见三人都已有能力自保,而自己身边确实需要人手,便带他们返回了三国界。
“想不到短短半年时间,昔日的卢氏县竟变得这般繁华,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当真是乱世桃源啊”,老李头似是想起旧日的场景,眼眶微微有些湿润,感叹道。
“老头子说的不错,独孤少爷真是有本事”,王婆在一旁应道。
田七捧着刀,没有说话,只是看向远方的双目中所蕴含的向往已说明了一切。
独孤明笑道:“王婆可千万不要这么说,我这半年来一直是当甩手掌柜,可没有半分功劳,这要是胖子听见了,非得气得和我拼命不可”,说罢,向着北面望去。
半年来,南山城的变化不可谓不大,这种变化,对于独孤明这样时常进出的人来说都是肉眼可见的,更不用说他们三人是半年来头一次回到三国界。
随着宇文化天《冥合兽身》的修行进展,他已经能和灵兽进行交流而不仅仅只是原来那样能够亲近灵兽。于是,他就从宇文界中带了些浮沉境的雪鸽和灵宝鼠出来。
凭借着雪鸽的空中侦察,南山城扫除了方圆百里之内所有的贼寇,新增京观三座,此后,城外也开始开垦出大片稻田,百姓也可以放心的在外耕作。
而灵宝鼠作为探宝的能手,更是在附近发现了铁矿,金矿,为南山城提供资源保障。
先天火灵体的宇文重烈,结合了宇文界的锻造炼器经验和《焚海》所学,制作了一座可以替换各种模具的冶兵炉,虽然目前只有一座,但是有了它,普通铁匠就能生产出优质的兵甲,而只需要多几座这样的冶兵炉,大规模生产军械便不在话下。
宇文重烈还发明了新的筑城技术---熔金泥塑,这比起现在普遍的土筑,甚至战略要塞的砖筑都要强上许多,最重要的是,它建造起来还很方便,搭板,注入,冷凝,拆板,浑然一体的城墙就筑好了,目前南山城已经在准备扩建,外城城墙就准备用它来筑。
至于宇文离,开了个“神农馆”,又收了“醉仙居”,天天来回跑,忙着授医和酿酒,半年下来,竟瘦了三十斤,只是放在他身上不太看得出来罢了。
有了这些,南山城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乱世桃源,百姓口口相传间,加之暗地里的推波助澜,附近困守山林里的人们,甚至百里之外的宜阳,上洛,商县,都有人迁居过来,半年时间,南山城人口就达到了十二万,在刻意的安排下,有近半的人被安置在了北部山岭,从事米泡树的栽种和收割,大大小小的村落星罗密布,没有了贼匪,人们倒也不太抵触这样的安排。
百姓多了,兵力自然也就有所增长,哪怕是自愿从军的招募方式,南山城也已募得兵勇四千,统一由王越训练后再分派出去。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按照着自己计划的方向进行着,可是现在的南山城还不能出现在那些诸侯的视野中,四千的兵力,就算是装备上的优势,最多也就只能当两万军来看,可是独孤明要的不是险胜,而是立于不败之地,所以现在还太早,至少还需要一年的时间。
抿了一口晓寒云焰,看向遥远的天边,心中隐着一丝担忧,因为他也不知道南山城半年来的发展有没有引起那些诸侯的关注。
独孤明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事实上洛阳城内的董卓早就知道了南山城的存在,只不过在他眼里,只有数千兵甲的南山城自然称不上是威胁,直到得报周围县城百姓纷纷迁居,才开始重视。
所幸的是,这一次上天站在了独孤明这边,就在董卓准备动兵试探南山城时,他收到了军报,让他不得不暂时放下这山间小城,十八路诸侯会盟,宣告天下,举兵讨贼,而他就是这个贼。
“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率军三万会盟”
“冀州刺史韩馥,率军两万会盟”
“陈留太守张邈,率军两万五千会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