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在古代还叫做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世家、商人、寺院、王公贵族这些都是灯会的主力,他们摆下灯台,显示存在感,世家与寺院图名,商人逐利,其实说穿了,上元灯会就是一个名利场,真正享受快乐的也就是那些升斗小民,他们一个个取出新衣,走上街头去观灯。
夜幕初降,洛阳城已是灯火通明,人山人海,数十万洛阳洛阳民众携妻扛子,出门观灯。
洛阳城的南郊作为大汉最重要的礼制祭祀区和全国文化教育中心,明堂、辟雍、太学、灵台等皆坐落于此,此时的南郊已经是灯光璀璨,照如白昼。人挨人,人挤人,道路两旁皆是千姿百态的花灯,牡丹灯、寿星灯、双牛耕田灯,各种花灯精美绝伦,栩栩如生,在灯光的辉映下光彩夺目、流光溢彩,令人目不暇接,整个南郊都已经变成了花灯与人的海洋,所有人都成尽在欢声笑语中。
一群还在提着灯笼,在人群中穿梭,成群结队的少女们,趁着上元节走出家门,一会儿站在灯前评头论足,一会儿又跑到小摊贩前,笑声流淌一路。
赵武牵着蔡琰,走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满眼都是新奇,往年蔡邕不爱热闹,蔡琰又太小,从未逛过上元节。今年赵武在,却是撒了欢儿了,这个可爱的小人儿,东瞅瞅西瞅瞅,眼中满是新奇。两人牵着手向远方灯火最璀璨处走去。
忽然见到前方一阵骚乱,赵武带着蔡琰走上前去。
却是两人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太学附近,只见前方数位太学生正在斗诗。
从古直至今,诗一直都是文人所追捧的,多少人凭借一首好诗声名鹊起,名满天下。每当有一首好诗,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名传遍天下,青楼楚馆中,多少女子,为求一首好诗,连缠资本都不要了。其中最牛的就属宋朝的柳永了,一生逛过青楼楚馆无数,从没花过一文钱,死的时候整个开封府的青楼女子都来送行,为其扶棺而行,痛哭流涕。更有甚者伤心过度,郁郁而终。
汉朝时虽然汉赋更多,但写诗者也不少,曹老板也是一个。
只见前方两伙人争执着快要吵起来了,一旁的蔡琰却是忍不住了,说道:“你们别争了,你们这诗都不怎样,我哥给你们做的好多了。”
周围的人都将头转向蔡琰,蔡琰被瞅的满脸通红,拽着赵武的袖子,躲在了赵武身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