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大概是那位绣房婆婆后来收的徒弟,每天傍晚之后就去绣房里跟着婆婆学技艺,如今都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先不说技艺是否炉火纯青,单就是她们这种坚持的精神,就该让人赞叹,二十年在一起说笑,也让她们这群绣娘的姐妹情谊到了绝佳。
姜零想着自己如果有能力,一定要让美人刺绣重新成为奉城的经典,只要不为钱权所撼动,就不再会有人为此而流离失所吧。
说到底,不过是因着它绝代风华,才引来诸多祸事。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但凡是美好的东西,都会平地起风波,惹来争议一片。社会舆论,有利有弊,姜零知道这些并没太多坏处,实际只是天然的广告。
可惜空想的实现总是需要太多付出,往往赶不及实现空想,就被现状打回原形。要振兴美人刺绣,不只需要钱,还需要一个足够强大的后台,能摆平所有谣言,让民众对它的憎恨转变成欣赏。希望在她寻找契机的这段时间里,那些婆婆们还依然这般有活力,希望她们还等得起。
“公子,你在想什么?”
姜零瞪了妙妙一眼,说:“我不是让你去吃饭了吗?你怎么还在这里?”
“我见公子想事情入神,想看看公子一会是不是还有吩咐。”
姜零苦笑了一下:“没吩咐了,你走吧。”
妙妙这才吃饭去。
这么傻的人,把他带回公侯府后不会惹乱子吧?看来有必要再跟他约定一些事了,以免他回去后惹是生非。
两天后,公侯大人已然安排好一切,几人整装回烨城,马车的车轮滚过不平坦的地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十一月份了,天气越来越冷。这里的冬天只能靠炭炉取暖,没有现代的供暖那么先进,姜零想着回去后就该缩在屋子里不出来,直到捱过这个冬天。
已经在奉城过了五天悠闲日子,不知道回去后又会遇到什么事,她不喜欢每天战战兢兢的,要堤防着许多人。她喜欢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天色黑一点的时候,总算是到了烨城,四个侍卫告辞后就回了靖昭王府,姜零他们则一路奔向公侯府。妙妙神色有些不自在,似乎是远离家乡后有一种无助感。姜零初到陈国时也有这种感觉,如今也只是笑着看看他,希望他尽早适应。
回府后,管家一路说着近期发生的事,也都是些琐碎小事,例如府内开支,后厨忙着烧菜,女婢小厮们则备了暖炉、热水。
公侯大人让小厮给妙妙准备了房间,小厮要领走妙妙的时候,妙妙却倔强的不肯走。
“他怕生,我带他去吧。”姜零吩咐了一句,就自告奋勇带着他去后院下人们住的地方。
刚到了后院,就瞧见安华和司青走了过来,施礼说:“小姐万福。”
“免礼吧,这个是甄妙凡,以后就是府里的侍卫。”
“是。”
妙妙没回过神来,怎么这两个人不是喊他公子的?他还没想通,姜零就推了推他:“你以后就住在那里,我让安华负责你,一会你跟着她去吃饭。”
妙妙没回话,姜零看出他脸上写着不满,就说:“算了,你跟着我吧,我先带你熟悉一下公侯府。”
姜零实在是很想回到房间去休息会,但想到这个麻烦是自己带回来的,只好自己去照顾他:“你是第一次住这样的房子吧?这里有点大,我先带你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