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这句话,姜零愣住了,原来公侯大人早就打算好了要说这些。
皇上似乎也有些震惊:“这是何意?”
公侯大人慢慢道出事情原由,除了与太傅大人的那点关联外,把别的全坦白了出来。他必定也是下了决心,才终于肯把一切都说出来。
这过程中,姜零一直看着皇上的表情,生怕他觉得自己受了蒙骗,一怒之下把他们全部流放。
幸好皇上听后并没有生气,他反而还很同情公候大人,只是感叹道:“真想不到,会发生这种事,这么说来,绯瑟确实是被天儿弄丢了,而你们是怕朕怪罪于他,才想到这个办法。你与贤妃都是朕的表亲,从小就跟朕相熟,还不了解朕吗?若是你们早些将这事说出来,朕把这烨城翻个遍,也要找回绯瑟。”
公侯大人无奈道:“臣当时也是一时急糊涂了,才这样做,而后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去找她,也没找到。”
“如今你说出这些,是有什么打算?”
“臣与拙荆都不想再过这种偷偷摸摸的日子,连亲生女儿也要当成义女来养。所以恳求皇上能为小女正名!”
“这事情不好办,天儿身旁已经有了一个太子妃,若是此事大白于天下,那么现在的太子妃又该如何?”
公候大人一时想不到主意。
姜零明白他们的顾忌,知道自己该说点什么了,便也站起来,走到皇上面前,轻声开口:“皇上,爹,我现在已经很知足了,我不识字,配不上殿下,我只想陪在爹娘身边。”
公侯大人看了她一眼,现在的局势是两个人反对,而且说的句句在理,他也无力反驳。
皇上劝道:“罗清,过去的事就过去吧,如今你们一家团聚,就安安心心过日子。朕答应你,以后找个机会为她许一桩好婚事,别的事情,就莫要再提了。”
公侯大人道:“臣明白皇上的意思,若是硬要为绯儿正名,势必会引起一些事端,是臣疏忽了。那么臣今日说出此事,只当是为了提醒皇上做好防备。臣怕以后有人不怀好意,状告臣欺君。臣并非贪生怕死,而是怕臣死后,殿下这边会少一个拥护者,殿下不谙世事,臣怕有人会趁乱向殿下进谗言。”
皇上思索了一会,点点头:“朕明白了。”他转而望向姜零,“朕听罗清说过你在奉城的举措了,若你非女儿身,朕一定亲自推荐你去考科举。”
姜零连忙恭敬道:“谢皇上。”
“罗清,朕来之前本以为你是怕一个太子妃不足够,还贪心想要一个王爷夫人,所以才把义女也培养的如此有才华,甚至,朕都想好了怎么泼你冷水。”他叹了口气,“没想到啊没想到,罗清你竟有一件事足足瞒了朕八九年。若你还有什么秘密,干脆一起说出来吧。”
公侯大人苦笑道:“没有了。”就算是有,也无非就是太傅的事,那件事风险太大,他不敢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