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麻衣的白起默然登临高台,他面向吴籁半跪在地,双手高举接过吴籁递给他的兵符。【无弹窗小说网】
得到兵符之后,白起整个人的气势随之暴涨,从闲云野鹤变成了锋芒毕露!
看起来羸弱的身躯里,充斥着爆炸式的力量,那是他全身气劲在鼓荡,喷薄,爆发!
轰——!
空气**纵,形成一股剧烈的漩涡,中心点即是白起,他一身麻衣被狂风吹拂,簌簌发响,但是他本人却一动也不动,仿佛钉子一般死死钉在地上,任由狂风呼啸!
呼呼——!
呼啸着的狂风,与白起的身躯猛烈碰撞着,如同惊涛拍岸,汹涌澎湃!
白起拿出一支玉簪,将满头披散着的长发围拢,束成发髻,穿进玉簪。
他半跪在地,口称:“为主公而战!”
随后,他全身气势勃发,达到了一个临界点,轰然炸裂,一幅血雨纷飞的图画出现在他头顶,那是一个血杀之世,大争之世,百舸争流,英雄竞逐!
吴籁伸手将白起扶起来,说道:“你我之间,不分彼此!”
深受吴籁信任的白起,流露出异色,那是从秦昭襄王身上体会不到的信任,这是一种毫无保留的信任,完完全全,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交付给自己的信任!
白起此生,参与大小战事无数起,根据清朝时期思想家·梁启超推断,整个战国时期战死的士兵,得有一半算在白起头上。
但是具体数字到底如何,仅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经常会出现斩首多少多少,坑杀多少多少,杀俘多少多少的字句。
不得不说的一点在于,战国时期基本上都是举国参战,全民皆兵,动不动就屠城,数字看起来很多,实际上灭国之战的数字里,包含了一部分民兵的数量。
所以,因白起而死的人数很夸张,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战国四大名将的序列,来自南北朝时期的《千字文》,起翦颇牧,白起为首,后人就以白起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首先提到一点,四大名将之中的王翦,秦朝著名将领,与他儿子王贲,在秦始皇手下连续攻灭六个国家,为大秦王朝统一六国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
即使是王翦灭六国的功劳,在古人看来,也要排在白起之后。
实际上,秦国最早是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甚至被魏国*得一度要举国死战,一直到卫国的商鞅来到秦国,施行商鞅变法,让秦国国力猛增。
尔后,秦国一直发展到秦昭襄王时代,制定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大战略,对人才的渴求达到了非常强烈的地步,白起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军队。
白起加入军队第二年,即秦昭襄王二十四年,白起就成为了攻打韩、魏两国的主将,白起军略意识超前,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谋略,多次击破联军分队以及后防军,逐渐将韩、魏主力包围在伊阙,最终杀敌24万人,渡过黄河攻取韩国大片土地,一战成名。
接下来短短十多年时间,他到处征战,连续攻伐战国七雄中的韩国、魏国、赵国、楚国,掏鄢郢、袭华阳、战长平,震惊天下!
不算春秋,战国同时代人物,能和白起一起并列为“武庙十哲”的只有吴起和乐毅,并且白起还是武庙十哲左列之首,在他之下,分别是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由此可见,他的实力强大。
也因此,功高震主,为秦昭襄王所猜忌,在范睢的唆使下,防止他死后,秦君后代被白起*迫(秦始皇老子就是秦昭襄王的第二个儿子,直系血脉),在杜邮赐死白起。
也就是说,秦始皇之所以能一统六国(还剩个很小的卫国没灭),白起在n年前可是出了大力气,王翦父子两,包括蒙恬在内,都属于捡了白起的便宜。
对比和白起极度类似的吴起,这货就是一个自黑到底的家伙,但是他也拥有冠绝时代的军事谋略,作为不仅仅只是一个军事家的统帅型全才,他们2个没有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是许多冷兵器战争迷的遗憾,就如同郭嘉与诸葛亮一般。
狂风呼啸之中的白起,一步步登高,脚下风龙咆哮,他每一步踏出,就会有一股气旋将他托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