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这一项颇具特色的考试制度,自1952年创立至今,中间虽然因为一些原因中断过,但最终还是延续下来并改变着很多人的命运。
对于高考,那时的我们还比较理想主义,对未来满怀憧憬,一直以来都被父母灌输着一考定终身的教育理念,使得高考对于我们真就如同那一跃成龙的大门一般,似乎只要高考成功了,我们的未来便是一片坦途。
但在临近高考时,班主任又告诫我们高考只是人生经历的一部分,虽然重要但不是全部,并不是说高考成功便可高枕无忧,高考失利便是一败涂地,如果是人生是由无数的选择题组成的,那么高考更像是一道简答题,只要你去做了,就会有相应的分数,让我们只需要放松心态好好做好这道简答题即可。
可能每个人对于高考的记忆和认知都各不相同,但是我作为过来人却是切身体会到,高考对于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真的是太重要了,虽然说高考并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但却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最便捷且最公平的方式了。
虽然我现在生活也是不尽如人意,但我确确实实算是高考这项制度的获益者了。
故事收藏室里,关于高考,孟一文似乎有着很深的感触。
还记得在那年临近高考的时候,我的压力真的是特别大,从月考到周考,一次接着一次的考试,自己一次比一次差的成绩,让我备受打击,信心逐渐丧失。
而他却恰恰相反,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名次一次比一次高,我们之间的距离就在这样一次次的考试中越拉越大,就在这样一次次的打击下,我的心态逐渐崩溃,和他一切美好的幻想都戛然而止,而本就对学习不是太感兴趣的我也逐渐开始有了些放弃的念头。
好在,我的一个同学及时把我的学习拉回了正轨,而那个同学后来也成为了我最好的闺蜜之一,那个同学就是在他生日那天留下来和我一起打扫教室卫生的那位同学,同时她也是当时我们班的第一名,理科超级强。
因为我们平时关系还可以,上下学也顺路,也会经常一起放学回家,所以之间也会聊一些比较私密的话题,但是关于他的事我却是只字未提,但无奈在他生日那天被她看到了全过程,她也明显感到了不对劲,后来我也对她坦白了我心里对于他的想法。
而我的那个同学在得知了我的想法后,也没有过多的说什么,只是告诉我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高考,只有先把这件事完成好,才能去考虑其他,其实这个道理我也明白,只是在那段时间我对自己一次比一次差的成绩失去了信心,对自己的未来,对自己和他的未来产生了迷茫,而我那个同学的一番话点醒了我,同时在她的带动下,我高考前的最后冲刺逐渐步入正轨。
因为她家离学校比较远,我家正好住在学校附近,我们下午放学到上晚自习的时间又比较短,从下午五点到晚上七点,要是老师在即兴发挥一下拖个堂,就只剩下不到两个小时的样子了,而她再回家就显得比较赶了,在那个分秒必争的时节,也容不得她再把时间浪费在这无谓的路途中了,所以我便邀请她去我家吃下午饭,正好吃完饭可以一起学习,顺便帮我补习一下我的理综。面对这两全其美之法,她也欣然同意了。
而我和他,自他生日那晚后便基本不怎么联系了,那段时间,我们都各自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奋斗着,他的目标是学医,而我的目标则是他。
虽然我和他没有了扣扣上的聊天联系,但还是能够通过每次月考周考的成绩看到关于他的一些情况,只见他的成绩是一次比一次好,一直从年级四五十,到前三十,前二十,直到临近高考前的最后一次考试,他史无前例地冲到了年级前十,位列全级第九,而又因为他身处我们全县最好的高中的最好的那个班,所以也可以说是全县理科第九。而我则一直不温不火,排在了一百名开外。
但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只要保持住成绩不下滑便算是一种进步了,好在最后有我那个闺蜜的帮带,让我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时间里成绩一直是稳中有进,虽然和他还是差距悬殊,但至少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等高考完就好了,当时的我那样想着。
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被安排的满满的,不断的刷题,复习,考试,讲卷子,这样的日子过得倒也算充实,充实得让人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间我们便迎来了高考。
高考两天,第一天上午考语文,下午数学,第二天上午理综,下午英语,虽然考前也曾紧张得睡不着觉,但是真当开始考试了,倒也没什么感觉便结束了。
然而高考过后的那一瞬,虽然有短暂的解脱感,但心中却是带着一丝失落,因为我感觉自己没怎么发挥好,所以当大家都在狂欢时,我却陷入了一丝落寞之中,但不管怎样,高考算是结束了,不论结果如何,我都会好好铭记那段美好的日子的。
高考结束后他也曾给我发过消息,大致就是表达对于高考结束后的祝福之类的话吧,还曾试探性地问了一下我之前说的高考结束后再考虑他和我的事,我因为当时正沉浸在高考没有发挥好的失落感之中,也一直在回避这个问题,用我那时还不想谈恋爱的这个理由来作为托辞。
高考之后,没过多久,便是迎来了出成绩的日子,我还记得那时是在凌晨出的成绩,我的同学们大多都是熬夜翘首以盼,都想着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这十二年寒窗换来的数字,但是对于自己成绩不抱信心与期待的我却是有些害怕面对这个数字,害怕期望带来的是失望,所以我那晚并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熬夜等成绩,我是在第二天早上才知道自己成绩的。
“513分,”果然如我自己所料,发挥失常了,比平时模拟考的平均成绩低还了三四十分,我和他应该是无缘再做大学同学了吧,那时心灰意冷的我那样想着。
没过多久分数线也出来了,453分,那是我们省当年的一本线,比一本线高了60分的我心中突然燃起了希望。而我那时的位次则是省一万多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