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高考走得好不好,五分在填,五分在考。这句俗话是出自我们当时的高中班主任之口,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凸显了高考后志愿填报的重要性。
而在我生日过后没多久,便迎来了高考后填志愿的日子,我们班主任说得也确实有道理,志愿填报确实是高考中很重要的一环,有可能有的人考了很高的分数最后却是和一个分数比他差很多的人去了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个专业,这便是志愿填报的奥妙所在,而填志愿,对于我来说则是最后的逆袭机会了。
在填报志愿之前,他也问过我有没有想去的大学或者是城市之类的,但鉴于我和他的分数差距悬殊且高考录取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我怕因为我的原因影响了他的志愿填报,所以我也没有明确地告诉他我的想法,只是让他自己好好填,希望他能够如愿以偿地去到他的心之所往。
而我则也开始为了自己的未来而谋划着,对于大学,除了他之外,我最在意的便是未来的就业和生计问题了,于是在多方咨询和参考之下,按照一冲二保三稳的原则敲定了自己的志愿,之后便是按部就班的网上填报,等到志愿填报的所有程序都走完后后便是听天由命了。
在填完志愿后,我和他之间便断了联系,我不主动去找他,他也不主动来找我,在不主动找对方这件事情上,我和他都保持着高度的默契。
之后再听到他的消息,便是从我那个开朗的闺蜜那里,听我那个闺蜜说是他和她一起找了份暑假工,在一家中小学生课外辅导机构上班,我原本以为凭他的高考成绩怎么着也是个辅导老师之类的职务,可是听我那个闺蜜讲,他和她一样,都是在那边干的发传单和打杂之类的活,这不禁让我感慨那个机构的老师简直就是浪费人才。
后来在一次下午饭后逛街的路上,我刚好路过他们打暑假工的那个辅导机构楼下,他和我那个开朗的闺蜜在他们辅导机构的楼下的街道边上摆了个小桌子,弄了一个类似于他们机构的招生咨询点之类的地方。
那天我是和我的一个堂姐一起的,那个堂姐是我伯父家的孩子,大我近十岁,同时也是和我关系最好的一个姐姐了,我们肩并肩地在街上走着,刚开始还没注意到他和我闺蜜就在我们前方不远的街道旁,反而是我的闺蜜率先发现了我和我姐姐。
我那个开朗的闺蜜一见到我们,便起身径直向我们快步走来,挽住我的手,和我们开始热火朝天地聊了起来,因为她和我关系比较好,也见过我姐姐几面,所以彼此之间都还算熟络,整个聊天氛围也还算融洽。
我们三人边走边聊,然后便来到了他们招生的那个小桌子前,他坐在那个桌子后的凳子上,我们站在他们的那个小桌子前,我看着他,他看着我,我看得出他神态里的羞涩与不自然。而他眼中的我想必也是相同的表现,而我那个闺蜜则和我的堂姐十分自然地闲聊着。
“嗨,”我朝他挥了挥手,率先打破了我与他之间的僵局。
“哈喽。”看到我向他打了招呼,他也对我挥了挥手回应道。
“你也在这儿呀?”为了不让这气氛僵住,我开口问出了这个十分突兀且多余的问题。
“嗯嗯呢。”他似乎对于我能打破僵局这个行为表示十分赞赏,好似松了一口气,然后认真地向我回应着。
然后气氛又僵了一会儿,这次轮到他来打破这短暂的僵局了。
“你们出来逛街呀?”他也同样以这明知故问的方式来维持着这虽尴尬但却不至于僵住的气氛。和我刚刚的问题相比起来简直是青出于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