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旺的婚事搞吹了,好了三年的女朋友范月月不念旧情,一如反顾地跟温州一个做裁缝的师傅跑了。
李根旺和范月月是一个庄上的同学,起先他们俩在县城里的一家饺子馆里打工。李根旺包管剁饺子馅,范月月饺子包得又快又好。老板很能看中他们。
在饺子馆干活,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到了晚上客人走完候,还得收。拾店里的锅碗瓢盆,收拾完人也饿化心了,连饭也不吃便躺下,一动也不想再动。实在是太累了。饺子馆的生意越是好,人就越休息不好。把两个入熬得白天只打盹,眼角也?烂了。
范月月实在是不想再受这份罪了,原本说是要和李根旺结婚的,可现在还是撇下他,一个人跑了。李根旺不相信三年多的感情说没就没了。他也不相信范月月会那么狠心。李根旺和范月月不说是青丝竹马,两小无猜。倒也是是从小长大,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所以李根旺在这件事上还是不死心。还想再等等范月月,希望她能回心转意。
2李根旺家里有点困难,小小的时候,爹妈就不在了。是和哥哥李来旺相依为命长大的。李来旺没念过书,心眼倒是不坏,不管自己怎么艰难,还是供弟弟念完了小学。自己老大不小了还没有成个家。他姨姨看着也不是那么回事,就撮合着让他跟邻村的一个小儿麻痹结了婚。不过条件是李来旺必须入赘女方,还得带上三大件:自行车子,手表,缝纫机。240块钱彩礼一分钱也不能少。和娶个媳妇花销差不多。花这么多的钱都可以娶个老婆,让自己招亲实在是不愿意,对方还是个小儿麻痹。可自己已三十大几,除了他亲姨姨没有人会搭理这种闲事。再看看自己一起长大的伙伴,他们的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自己还是光棍一人。家里条件不好,只有老人留下的没有窑脸的一孔窑洞。再加上还有一个同样是老大不小的弟弟李根旺。不要说这样的条件娶不上媳妇,就算能娶到,一孔窑洞和小叔子在一起怎么住。李来旺想想,招就招吧,最起码能给自己找个住处。也好把父母留下来的那孔窑洞留给弟弟一个人住。也不管对方是不是小儿麻痹。谁让自己是屋里的老大,老大为父吗。
3李来旺答应下这门婚事,可那三大件,还有240元彩礼到哪里去弄。这是招亲到女方家里去,要是娶媳妇也许会好办点,像车子,手表,缝纫机,这些东西都可以向结婚时间不长的人去借。等到结婚一完,过个两三天媳妇回门去娘家,家里人偷偷地把借来的这些东西还回去。媳妇再回来见不到这些东西也会吵吵闹闹,劲大说你们哄她,时间一长就不会有事了。那时候结婚借东西是常有的事情。庄稼人办事凑合着来,谁也别笑话谁。再说结婚是和人过日子,又不是和东西,人人都能体谅到这一点。所以计较的不会那么多。
招亲是进人家门。要是光着手人家会笑话,有可能进门后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所以说陪嫁的东西还是要有点。其实这些事情李来旺的姨姨心里早有了数。
这几年外甥李根旺在县城里饺子馆里打工,也赞了一千多块钱在她那里搁着。要不是李根旺的女朋友范月月跟别人跑了,姨妈早就拿这些钱先给李根旺张罗婚事。范月月这么一跑,是彻底没戏了。姨妈就寻思着先用在这一千块钱给哥哥李来旺办事。幸亏范月月跟人跑了,要是李根旺先结了婚。大麦没熟,小麦就熟了。到时候把哥哥耽起来就更不好找对象了。
4虽然李根旺姨姨是这么划算的,但是自己还是做不了主。毕竟这些钱是李根旺辛辛苦苦打工赞下来的。孩子确实也不容易。拿着弟弟挣的钱给哥哥说媳妇,也实在说不过去。不管咋着也得好根旺商量商量。自己也是一番好意。
姨妈找来了根旺,把自己的想法一说。李根旺这几天正被范月月的事情搞得魂不守舍的,他总是想不通这件事。他也退了饺子馆的活,满村子里转悠。非常不开心。姨妈找到他时,他正在给邻居浇西瓜地。
听了姨妈这么一说,李根旺马上没有表态,过了那么一会儿开口说:姨妈钱在你那儿,你看我现在这个样子,一时半会也用不着它。能给哥哥成个家也是一件好事。兄弟俩总比两个人都打光棍强的多。不过我想到外面逛一逛,要从里面拿200元路费,剩下的姨妈看着办吧。毕竟哥哥曾经为了我也吃了不少苦。听了李根旺这么一说,姨妈歪提有多没高兴。
5李根旺的一番话正中姨妈的心意。所以后面的事情都好办多了,他不用在考虑根旺叫不叫用钱。而是一大早就拿着存折去信用社取钱。它把要给根旺要留下的200元换了一张存单。剩下的一千零几块钱全部取了出来。到家里以后,姨妈从那一沓钱中抽出二十四张大团结,用一截子红毛线捆了几道,放到那里当彩礼钱。剩下的姨妈托人在县城里买了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和一台老字号鹅牌缝纫机。手表也是顶呱呱的上海货。和别人家一样,该有的都制备齐全。挑了个日子让来旺和根旺兄弟俩用平车拉着气气派派的送到邻村残疾姑娘桂花的家里。一切就绪,就等个好日子结婚了。
6坏事了,送彩礼的时候千不该万不该叫根旺去,因为事先桂花姑娘根本就没有见过来旺,兄弟俩一出显,桂花姑娘一眼就相中了那个浓眉大眼,眉清目秀的李根旺。根本就没有看上矮胖黝黑的李来旺。不管家里人怎么解释,桂花姑娘就是不愿意李来旺。闹闹吵吵的在家里寻死觅活。就连桂花娘也觉得桂花和李根旺挺般配的,简直就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要不找找来旺姨妈商量商量把来旺兄弟俩换上一换。桂花不管嫁给来旺还是根旺,反正都是给李家当媳妇生孩子。想是这么想,可这样的话咋能说出口。一旦传出去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再说李根旺也未必能看得上自家桂花。桂花娘觉得李根旺和桂花挺般配,自有她的道理。如果真叫桂花跟来旺结了婚,也太对不起桂花了,这样一来孩子会埋怨她一辈子。
7结婚,不管桂花姑娘看上了兄弟俩人谁,咱暂且不说。先说说桂花家的经历。桂花家原本不在山西。只知道是从河南搬到这里来的,来的时间不长,也就年前年后的事,来的时候只有桂花和她娘两个人。而户口本上是四个人,另外两人谁都没有见过面。村子里的人看到她们娘俩势单力薄的况且姑娘还有点残疾。有好心人劝说给桂花找个人家。所以桂花娘就很爽快的答应了。但是条件是人比较厚道老实,男方也必须入赘女家,婚俗礼仪一定要和当地风俗一致。这样才有了桂花和李来旺订婚这档子事。婚是订了。可是人家姑娘根本就没有相中李来旺,偏偏看上了兄弟李根旺。这样一来,把原本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挍成了一锅粥。
桂花姑娘看上了弟弟李根旺,消息一传出去,就鸡飞狗跳的,闹得是沸沸扬扬。风言风语。说什么的都有。
8人常说人言可畏,吐沫星子能淹死人。桂花娘也不管别人怎样嚼舌根。反而支持女儿桂花和兄弟李根旺的婚事。唯恐天下不乱。桂花娘把这场风波气焰扇的是越扇越高。人们都看这个老婆子怎么收场。
咱在说说李根旺姨姨她们这边,听到了风声,搞得是一头雾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桂花姑娘看上了弟弟李根旺也就罢了,连桂花娘也跟着瞎掺和。
李来旺娶到娶不到桂花姑娘都一样。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有人关心过自己的婚事。偏偏来了这么一家河南人后,在互相不熟悉的情况下,勉强同意了这门婚事,起先自己还不太愿意,姑娘是个残疾,残疾就残疾吧。现在人家姑娘偏偏又看上了弟弟李根旺。他也不知道现在该如何是好。
李根旺的思想还没有完全从范月月出走这件事上转过弯来,因为给哥哥送了一趟家具,却招上了令人尴尬难办,无不荒唐的棘手事。
9李根旺不愿卷入这场风波,让自己陷进这潭烂泥里。于是问姨妈要下自己的200块钱,准备到外面躲避一阵子,好让哥哥安安稳稳的同桂花结婚。自己买下了去包头的火车票。时间是第二天下午4.30。
次日早上李根旺草率地收拾了一下,吃了饭背着行李正准备着出门。门口却被一个亭亭玉立的长辫子女人拦住了去路,那人正是桂花姑娘。
桂花姑娘听说李根旺要出走,十分焦急,于是赶忙着火地来到李根旺家里,说啥也不让李根旺走,就是走也要把自己带上,反正自己不愿意李来旺。李根旺原本是自己走后,好让哥哥跟桂花结婚。看样子这个桂花姑娘是死死地缠上自己,比想象中更加难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