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长,徐主任,眼下咱们抓到的俘虏可不少,而且这批俘虏,都是一些老兵,若是能为我所用,那我们独立师的战斗力,可就会进一步增强;而且现在孙副师长率领突击部队出发了,咱们后续的部队,也需要抓紧时间休息下,然后前往接应,方才会万无一失啊。”
眼看着举着火把赶路的突击队伍,就像一条腾飞的火龙般,正快速的在公路上移动的情景,收回视线的师参谋长杜仲美,开口把自己的思路提了出来。
“俘虏工作,需要我们政工干部的努力。”徐彦刚点点头,道:“通讯员,立即传令各连指导员前来师部开会。”
经过半个小时的会议,由陈进牵头,徐彦刚等政工干部的配合下,各连排班的党员,纷纷动了起来,对投降的俘虏,进行了思想教育工作。
在这个苦难的时代,当兵的人大多数都是穷苦人家的子弟,这些人对于红军队伍,只要了解的深刻了,就无疑会产生莫名的亲近。
短短的三个小时,原先暂编二营的俘虏,全部自愿留下来,加入到独立师,刚刚俘虏的一千俘虏,也有近七百人留了下来。
剩下的三百不愿加入独立师的,按照红军政策,一律发放了两块大洋作为路费,等天一亮他们就可以自行离开。
不过这些离开的人,经过红军政策的宣扬之后,思想已经有所转变,即使回去之后,在对待剿匪问题上,也必然会有所保留。
忙完收编工作之后,陈进抬手看了下腕表已经凌晨三点了,而孙邦良所部的突击部队,却还没有发来电报,担心前方战事的他,跟徐彦刚商量之后,立即命部队生火做饭,准备吃过饭后,立即上路,奔赴三元。
八十里山路,孙邦良、叶昆率领的突击队,硬是六个小时内走完了。
七百突击勇士,连续作战五六个小时的情况下,却再次踏上征途,完全充分的发挥出红军吃苦耐劳,勇于创造奇迹的传奇。
三元城外的元水河畔,距离三元城已经不到五里,由于河畔灌木丛生,易于隐蔽,早先奉命佯攻三元的一零九团副团长徐忠发,在詹兴功部抵达之前,随即撤出了战斗,经过巧妙的迂回之后,徐忠发率领的两个营兵力,秘密的在这片河畔的灌木丛林之中潜伏了下来。
徐忠发率领的一零九团一个营,外加暂编一营,共有八百兵力,经过白天的战斗,减员近三百,但目前仍然有五百余人。
经过白天的协同作战,以及战后的休整,暂编二营存活下来的士兵,正式接收了改编,被徐忠发编成两个一百二十人的战斗连队,多余的兵员则编入了他营队中,补充战斗中的减员人数。
漆黑的丛林之中,徐忠发与孙邦良见面之后,得知孙邦良准备夜袭三元的他,虽然对孙邦良充满信心,但以他对三元城防的了解,夜袭基本难移成功,为了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徐忠发当即委婉的道:“报告孙副师长,而且根据探子汇报,敌人援军进城之后,对三元的城防,进一步加强了防御,要是贸然进攻,只怕难有胜算。”
“忠发现在是越来越有指挥员的冷静头脑了,这很好嘛,说的事实也很客观,不过有些事情你还不了解,你再仔细看看,咱们突击队的战士,穿的是什么军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