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三元城的之后,广昌独立师趁各方敌人没有动静的机会,趁机在三元城进行了一番休整整编。这次的整编休整,让这支原本疲惫的部队,得以恢复了战斗力,经过一番兵员补充,全师的兵力也扩展到三千三百人,挟着鼎盛的军势的独立师,在休整多日的一天夜里,秘密的离开了三元城,消失在茫茫的山林之中。
就在沙城方向的卢文梁部,发现独立师失去踪迹,正暗自戒备防范独立师突然袭击时,孙邦良率领广昌独立师却已经到了三百里外,悄悄的抵达了岩城外围的戴云山脉之中潜伏休整起来。
戴云山脉是闽省的第二大山脉,横跨闽中数县,山势雄伟挺拔,气势磅礴,素来有闽中屋脊之称。
孙邦良选择把部队来到戴云山脉,有两个原因,一是借机把部队拉到敌人眼皮底下寻找有利战机,二是岩城正是十九路军的前敌指挥部所在。
独立师在三元连打了几场恶仗,虽然战果辉煌,兵力也得到大幅扩展,但这些新加入的旧军阀部队,军纪和思想都不统一,这些都是时间整顿。
所以暂时的休整,对独立师的进一步提升战力,无疑是会起到很大作用的。
戴云山脉纵横数百里,数千人藏在其中,只要警戒到位,根本没有人能够察觉到,这对于部队的休整,显然是莫大好处的。
不过部队在转移之前,为了增强龙岩方面的军事力量,他派出了一零九团政委杨一实,率领一个营的兵力,携带了五百支缴获的七九式步枪,两万五千发子弹,以及三千颗手榴弹,前往连城,与驰援龙岩的闽西独立七师会合。
独立七师的兵力不过一千四百余人,而且枪支和弹药都严重不足,孙邦良安排杨一实携带枪支弹药前往,一来可以增强独立七师的战斗力,二来也是向军委表达,独立师对于驰援龙岩的军令还是执行的。
进入戴云山脉之后,独立师就分成三个纵队,分散在了大山之中隐蔽休整。
师部侦查连连长谢昌林,率领的侦察连,则全部散发了出去,对周边的敌人军情,展开了进一步的侦查工作。
孙邦良由于被免职,一零八团团长一职,由符竹庭接任,不过孙邦良却和师直属的新一团,与一零八团是一个战斗纵队,所以他基本上每天都还是在一零八团活动。
经过罗坊一战,一零八团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全团指战员,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凝聚之力,都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在三元城中的几天里,一零八团全团上到被免职的团长孙邦良,下到新编入的战士,共七百五十九人,人手打造了一把重七斤六两,长一米左右的短柄大刀。
刀柄清一色的栓上了红缨,用黑布裹着背在了背上,增添这身武装之后的一零八团,整个团的气势也明显提升了不少。
孙邦良之所以让战士们打造大刀,就是上次罗坊的战斗中,他发现在战场上拼刺刀的时候,大刀的杀伤力,明显要强于刺刀。
之所以没有向全师推广,一是来不及打造这么多大刀,二是拼刺刀这样的技术活,并不是适合所有的战士,三是他明白精兵并不适合全面推广,因为一支精兵的形成,往往需要多方面磨练才能形成。
眼下孙邦良制定了三支精兵,第一支是侦查连,这支部队完全是他一手根据后世特种兵方式打造的,虽然已经历时近两年,但这支部队真正能够达到特种作战能力的,其实也就三十多七个人,剩下的三十多人,顶多具备了野战侦查兵的水准。
第二支精兵是狙击班,人数更少,只有七个人,全班只有四支狙击步枪,孙邦良自己手中有一支,狙击班班长王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