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安独立团团部指挥部。
在通过侦察连和电讯科所掌握了敌军的情报之后,孙邦良这个游击纵队总指挥,和陈进联合召开了一次营以上的军事会议。
会议上孙邦良首先把敌我双方的态势,对在座的指挥员,进行了全面解说,让所有的指挥员,对目前敌我态势,都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事实上现在崇安,也已经彻底暴露在国军的重兵之下,如果继续留守此地,最后的结果,只会是被国军彻底包围消灭。
“同志们,现在国军的俞济时所部八十八师,驻扎在光泽一线,蒋鼎文部所辖的李玉堂部第二师,正在浦城驻扎,李延年的第九师驻扎在松溪,蒋鼎文所部第六师,第十师两个师对建州形成了合围。
“崇安现在虽然没有被他们注意到,但实际上我们已经落入了敌人的包围圈之中,一旦敌人发现我们的踪迹,那么光泽的国军俞济时八十八师,李玉堂的第二师,李延年的第九师就会从四面八方堵了上来,把咱们彻底困死在崇安。
“所以眼下咱们必须趁敌人不备,撤出崇安,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寻找到有利的战机,为我们筹集一部分枪支弹药,在打击敌人的同时,也能壮大我们的实力。”
孙邦良站在指挥桌前,把目前崇安的处境详细的解说一遍,这才喝了口水,缓缓的坐了下来,等待着其他同志们的发言。
“据我们所知,八十八师是武昌调过来的,这支部队据说是国军精锐,是老蒋的嫡系,全师一万人马号称机械化师,我觉得既然要补充装备,咱们就该拿他下手。”
贺声洋第一个站了起来,果断的把目光盯在了光泽的八十八师身上。
“老贺,你这胃口可不小啊,俞济时的八十八师兵力可是我们的一倍,武器装备精良,你有把握吃掉他?”黄苏有些担忧的问道。
“这个俞济时我还是知道的,他和老贺都是黄埔一期毕业的,要说这人的军事才能,我看跟老贺比,绝对不在一个水准,老贺既然认为能吃掉他,那说明还是有几分把握的。”同是黄埔毕业的林野,笑着接了一句。
“贺营长的意见,我觉得还是冒险了一点,眼下国军在福建的兵力达到十五万人,我们一旦暴露,很可能会被敌人穷追猛打,到时根本无法脱身,我建议趁敌人不备,咱们立即翻过分水岭,进入怀玉山境内,与红十军主力会合,更为妥当一点。”独立团政委王助,来独立团已经有些时日,也知道了贺声洋等人的身份问题。
由于有周副主席安排的保密身份,贺声洋等人自然不在受怀疑,所以王助在来到崇安之后,在得知崇安竟然拥有五千人的武装时,就一直鼓动陈进,希望他带领部队回怀玉山,与红十军主力会合,以壮大红十军的实力。
原因是此时的红十军主力,现今实际上也不过四千余人,两千余支枪,战斗力还不如崇安游击纵队。
在王助看来,要是有崇安这支生力军加入红十军,那么闽浙赣军区的实力必然会大涨,到时候闽浙赣的革命根据地,也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扩大。
王助是闽浙赣军区派来的政委,名义上在崇安属于二号人物,他说的话,自然有一定份量。
所以他一开口,大家一时都不好接话,毕竟王助考虑也是闽浙赣军区的大局。
面对会议室内的宁静,孙邦良起身拿起桌上毛笔,道:“王政委考虑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咱们的眼光不能局限在怀玉山一线,我认为未来咱们闽浙赣军区的区域,应该是把闽浙赣三省交汇的各个城市,全部发展成为我们的根据地,进而与中央苏区连成一片。
“闽北的邵武,光泽,赣东的资溪、南城、都是敌占区,这四座城市的存在,把我们闽浙赣军区与中央苏区的联系,彻底给掐断了,而浦城、松溪两座敌占区,又把咱们和闽东苏区根据地给隔断了,眼下闽浙赣军区虽然挂着三省军区的招牌,可实际控制的地方,仅仅只有一座广丰,要不是有怀玉山这道天然屏障,只怕广丰这个弹丸之地,也很难维持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