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四年十月十三日,距离孙邦良与寻淮洲,李天柱立下赌约刚刚过去十一天,闽北军分区占领的九个县城,相继失守,国军六个师七万余兵力,齐头并进奔向闽北军分区最后一块根据地崇安城。
同样这一天夜里,苏区中央红军主力近八万余人,撤出经营多年的红都瑞金,经于都城开始向湘粤赣边境开始战略转移。
虽说此刻苏区中央局对各军团的指示是战略转移,但实际上却是被迫执行撤退,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征。
当天夜里,红一军团进入兴国,红三军团进入于都,拱卫着中央红军机关纵队,也就是红星纵队和红章纵队开始撤退。
红五军团随两大纵队同行,红九军团负责殿后,负责在宁都一线阻击国军追击部队,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当得知苏区红军主力开始转移的军情之后,孙邦良心知最后的时刻即将来临,当天正午十二点,在他的命令下,军校五百名学员,以及警卫连一百名战士,以及全校教员加起来共六百六十人,全部来到了校场集合。
虽说军校已经在一个月前,就没有得到过一分军区下拨的军粮,但孙邦良却凭借着林清惠留下的秘密商道,不但采购了一批军粮,还给全体学员配发了一把德制的驳壳枪,以及三十发子弹。
一身泛白色军装的孙邦良,在军校教导主任林野、副校长贺声洋等人的相随下,踏步走上了校场中央的旗杆处。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队伍前列的警卫连连长谢昌林,眼见孙邦良等人到位,立即小跑着来到队伍前,扬声喊了一串口号。
“校长同志,军校五百名学员,全部到齐,请您检阅。”谢昌林演练完队列之后,小跑着来到孙邦良等人面前,挺身立正敬礼道。
“稍息!”孙邦良回了一个军礼,扬声喊道:“同志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是该到了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从今日起,军校全体学员教员,正式整编加入红七军团序列。
“你们的番号是模范团,模范二字的意思,想必不用我给你们解释了,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光有模范二字是不够的,因为我对你们的期望是再加上两个字,知道是那两个字吗?”
孙邦良严肃的目光扫过校场那一张张熟悉而又紧绷着的脸,沉声吼道:“英雄,我要你们每一个人都成为我们红军中的英雄,你们告诉我,你们能不能有没信心,把模范英雄团的番号给挣回来。”
“有!有!有!”全体六百六十名战士,当即振臂高呼而起。
在一片欢呼过后,孙邦良挥了挥手,热闹的校场上立即恢复了一片平静,整齐的队列中,一下子静的只剩下淡淡的呼吸之声。
“林野同志,现在由你宣读军团改编命令。”看着校场整齐规范的队列,孙邦良的满意的后退了一步。
林野当即上前一步,敬礼道:“根据军团指示,我校全体学员现在整编为模范团,孙邦良担任模范团团长,本人担任政委,黄苏同志担任参谋长,贺声洋担任一营长,施简担任一营政委,游瑞轩担任二营营长,郑益担任二营政委,高静山同志担任三营长,黄苏担任三营政委,谢昌林担任警卫营营长,李力一担任警卫营政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