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邕笑道:“不是朕深谋远虑,是张小郎君用这个理由说服朕同意了他的要求!”
叱奴太后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她继续问道:“招募军士报名的条件一定很苛刻吧?”
王轨摇头道:“倒也不算苛刻,只要应募者年龄在十至二十五岁之间,身高四尺八寸以上,五官端正,体质强壮,没有犯罪记录,且须报明三代以内家人的情况,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有三不要三优先的限制!”
“三不要三优先?”
“家中嫡长子者不要,有家眷者不要,有恶习者不要。贫家子弟优先,汉家子弟优先,识字断字者优先。”
“这是为何?”叱奴太后越加奇怪。
“微臣揣测,不管世家还是寒士子弟,凡家中嫡长子者,均能继承家中功名与产业,这些人有了退路若是入了铁面军肯定不会进取,而庶子却只能靠自己去拼搏,故而那些庶子进入铁面军必然会为搏取功名而誓死杀敌。不要有家眷者,自然是为了上阵厮杀之时没有后顾之忧。同理,贫家子弟与汉家子弟向来不允许从军,如今有了机会,如何能不珍惜呢?仅此几条,就能使这铁面军的战斗力与士气大大上升!”
叱奴太后点头赞许道:“看不出来,天健还有这领军的本领,他才多大点年纪,从何而来的这一身本事?”
王轨又道:“只是军士为何要识文断字,微臣却百思不得其解。”
“这点朕倒是知道!”宇文邕在一旁笑道。
“请陛下明示!”王轨恭恭敬敬地问道。
“张小郎君告诉过我……”
王轨一听这话心里就禁不住嘀咕起来:陛下是怎么了,现在一说话嘴里时刻都挂着张小郎君!
“上战场打仗最终靠的主要是士兵,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军队何以战必胜、攻必克?自古以来战无不胜的军队都有自己的信念,士兵知道自己为何而战,为谁而战。有了信念的士兵才能拼死疆场,无怨无悔。”
本来还在心里嘀咕的王轨,听了宇文邕这一番话,不禁动容道:“张小郎君远见卓识,微臣受教了!”
沉没良久,王轨又问道:“陛下,臣还有一事不解!”
宇文邕心情颇为不错,他笑道:“还有何事?”
“陛下这禁军为何叫铁面军?”
听王轨这么一问,宇文邕脸色沉了下来,不再说话。
宇文邕何尝不知,张天健一直珍藏着一会铁面具,这铁面具是北齐兰陵王高长恭遗留下来的,如今张天健组建铁面军就是为了给兰陵王复仇,之所以将这支军队命名为铁面军,就是为了记念兰陵王。这已经成了宇文邕的心病,他很担心自己将来与张天健的约定结束之后,张天健便会离他而去。
王轨见宇文邕阴沉的脸上,还有着一丝忧郁和无奈,不知是何故,只好识趣地闭上了嘴。
倒是叱奴太后看出些端倪,她略作深思,脸上便露出了莫测高深的笑容。
……
就在宇文邕、叱奴太后与王轨议论张天健的时候,张天健再次来到隋国公府上做客。
“张小郎君,我独孤伽罗这辈子感谢的人不多,你是一个。大恩必有后报!”隋国公夫人独孤伽罗真心诚意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