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文遥在和士开与高渝斗法之时,成为了牺牲品,被贬为西兖州刺史。元文遥的妻子是陆令萱的外甥女,和士开与高渝两败俱伤都死后,他通过这一层关系,又被陆令暄调回朝廷,作为陆令暄在朝中的代言之人,与祖珽一起把持北齐的朝政。
祖珽请求担任领军将军,高纬答应了,但元文遥却偷偷对高纬说:“祖珽是个汉人,又双目失明,岂能担任领军将军?”
高纬听了元文遥的劝谏,就暂停了对祖珽的任命。
元文遥说这话,毫无疑问是得到了陆令暄的授意。
祖珽得知后,入宫求见高纬,当面进行辩解,并说:“臣与元文遥素有矛盾,肯定是他进的谗言。”
高纬出于对祖珽的信任,便能以实相告,祖珽趁机又诬告高元海私结朋党。
不仅如此,祖珽与高元海共事期间,高元海多次将陆令萱私下说给他的话传给了祖珽。如今,祖珽又把高元海曾泄露给自己的话告诉给了陆令萱,陆令萱大怒,再次将高元海贬为郑州刺史。
从此,祖珽掌握了朝廷大权,兼管骑兵、外兵事务,他自己的亲戚们也都被提拔起来。高纬对他非常敬重,常常让他与自己一起坐在御榻上讨论,祖珽出入宫廷,高纬总让宫中身居要职的宦官搀扶着,一直送到永巷。这段时间,是高纬最信任祖珽的时期,也是祖珽春风得意的时期。
祖珽这人是个小人,凭借小人伎俩行事,依附小人们爬上高位,可是,他自己也看不起那些小人。祖珽毕竟是个有学问的人,对北齐朝廷日益混乱的现状也是看不惯的。
在掌握了朝廷大权后,祖珽引荐重用了大量汉人,后主喜爱文学,祖珽借此建议设立文林馆,引荐了很多文学之士,称之为待诏,试图用儒家文化逐渐熏陶后主。祖珽还打算进行政务改革,精兵简政,淘汰冗员,恢复旧制,并计划将那些不学无术的宦官、恩幸们等一一罢免,而这必然触及到陆令萱、穆提婆等人的利益。
陆令萱、穆提婆等人依靠的就是这些不懂治国理政的恩幸们,他们当然不会自剪羽翼,而祖珽借整顿朝政,也不是没有拉帮结派,培植自己的势力的意味。因此,祖珽的打算立即遭到了陆令萱和穆提婆的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祖珽意识到要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必须搬掉陆令萱和穆提婆二人。
张天健听罢,脸上露出了笑意:“仅他们二人狗咬狗,还得增加一人给他们凑凑热闹!”
陈平开就等着张天健这句话呢,他挺直了胸膛道:“张小郎君,您尽管吩咐中,需要我做什么?”
张天健见他这副模样,知道他会错了意,瞥了他一眼道:“这事没你的份,你掺和进去会打乱我的计划,你还得忍耐一段时日。”
听了张天健这话,陈平开心中一黯,但张天健接下来的话,又让他燃起了希望。
“到时候陆令暄与祖珽都将灰飞烟灭,你只管等着摘桃子便是!”
“张小郎君,你准备让谁去凑热闹?”陈平开小心翼翼地问道。
“胡太后!”
“胡太后?可是胡太后现在……”陈平开有些疑惑道。
“我当然知道胡太后现在被囚禁了,但我有办法让她复出,到时候,我们就有好戏看了。”
张天健说得平淡,但听在陈平开耳中却心惊不已,如此残酷的朝廷权势之争,在张天健这里却信手拈来,如同儿戏一般,他不由地打了个寒战。
……
↑返回顶部↑